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7-18
郭 华
践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新时代的社会风貌,也是对学生最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实践中,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行动起来制止餐饮浪费,加强宣传教育、注重实践养成、强化制度保障,引导学生做餐桌文明先行者,坚决抵制舌尖上的浪费,大力营造勤俭为荣、浪费可耻浓厚氛围,让广大学子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素养,提升自身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全面成长。
加强宣传教育,倡导节约新风、树牢节约理念。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约6.9亿吨,但与此同时,每年因各种原因造成的粮食浪费总量也相当可观,预计超过1亿吨,占粮食总产量的近15%。这一比例远高于国际公认的粮食安全警戒线。粮食浪费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勤俭节约传家宝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学校应以“珍惜粮食、文明就餐、人走盘光、从我做起”向师生发出倡议,并通过张贴校园海报、餐厅醒目位置张贴节约标语和提示牌、校园广播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充分运用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征文演讲比赛、校园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加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教育,弘扬先进典型、曝光浪费现象,让勤俭节约理念入脑入心,成为全校学生的一种价值取向、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
注重实践养成,引导学生将节约节俭理念转化为现实行动。学校要狠抓工作实效,把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深。学校餐厅加强内部管理,成本的核算和采购环节严格把关,遵循平衡膳食理论科学制定食谱,食材不多买、厨房不多做,从源头上杜绝食材浪费。餐厅饭菜种类丰富、营养均衡,学生的饮食偏好由专人负责,能够最大程度实现按需适量供给。学校积极招募学生志愿者作为光盘检查员,就餐时间在餐厅检查学生有无浪费现象,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节约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真正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强化制度保障,打造勤俭节约良好制度环境。制度制定了,就要立说立行、真抓实干、马上就办,不能说在嘴上、挂在墙上、写在纸上,把制度当“稻草人”摆设,最终成了“橡皮筋”“软面条”。学校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以刚性制度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良好习惯,塑造艰苦朴素优良品质。民法典、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教育部关于节约型校园建设相关通知要求等现行法律规范中,均有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原则性规定,学校在此基础上应以严格的制度执行和严厉的奖惩机制加以保障,制定实施班级、宿舍具体管理细则。此外,学校积极推行勤俭节约“红黑榜”“回头看”制度,奖惩分明、奖优罚劣、让优者更优、劣者变优,确保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取得实效、走向常态。
(作者单位:新绛中学)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