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运城时空>

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7-02

王志刚

产业兴则乡村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农村三产融合是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重要措施,是推动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我市建设“一城两区三门户”的重要内容。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业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市场作用、宏观调控、科学技术等综合发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要聚焦重点方向。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产业链打造,做好延链、补链、强链工作,持续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二要强化品牌打造。要持续加大资金、人才投入去开发品牌、推广品牌;完善产地保护网上追踪系统,让品质看得见,将品牌保护好,让“运”字农业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三要以科技助力农产品加工。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相关技术,持续提升农产品加工设备的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等级。四要打造产业集群。要充分发挥运城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打造农业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共同发挥作用,不断发展壮大农产品产业集群的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

发展乡村特色旅游

乡村特色旅游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突出亮点。运城是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传承地,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具有独特优势。一要做好旅游规划。规划设计既要聘请专业团队,也要发挥村民主体作用,集中多方智慧绘制一张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蓝图。要统筹乡村旅游规划与乡村建设规划,一体推进产业融合与村庄建设、村民生活条件改善,共同聚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让规划一步步落实,让蓝图逐步成为现实。二要选好旅游业态。要因地制宜,立足本地特色优势、尊重当地风土人情、围绕当地主导产业进行旅游业态开发。业态开发要围绕特色打造重点,同时必须进行统筹安排,做到重点业态突出、辅助业态完善,让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的游客都能得到满意的体验。三要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的通畅水平,改善乡村道路条件;要把乡村旅游环境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相结合,实现乡村旅游小环境与美丽乡村大环境良性互动。四要做好服务接待。要围绕乡村旅游产业链打造服务队伍,系统培训服务人员,完善服务监督机制,做到活有人干、事有人管、责有人担。

加快推进农村电商发展

农村电商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力军。一要用好直播带货的营销手段。“直播成了新农活、手机成了新家具、数据成了新农资”常被用来描述直播带货给农产品销售带来的巨大变化。做强做大农村电商,必须以直播带货为重要抓手,实施差异化销售战略,不断提升自身知名度,形成品牌效应。二要加快网络销售产业链建设。销售平台背后需要物流设施的建设、直播队伍的组织、电商企业的生产等作为支撑,才能确保商品能够及时、便捷、高效地到达消费者手中。因此,建立一个以网络销售平台为核心的综合性、多功能、全链条电商产业链至关重要。三要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农村电商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突出原汁原味、乡土特色,让本地人积极参与到当地电子商务发展中,能最大程度展示农产品的生长、生产过程,增加产品的认同感和可信度。因此,加强本地复合型电商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复合型电商人才是指那些具备网络平台销售能力、掌握仓储物流知识、懂得电商运作流程、熟悉农业生产过程的乡村电子商务从业者。培养复合型电商人才要注重从年轻的从业人员中发现人才;注重综合素质提升,加强主播技能、本土文化宣传、社交媒体管理与网络推广等技能培训,把那些学习能力强、业务能力强、有责任有担当的优秀人才尽快培养出来。

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绿色低碳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鲜明底色。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可持续发展中推进农村三产融合。一要树立生态保护意识。乡村是绿水青山的代名词、是碧水蓝天的象征,决不能因为发展乡村产业而破坏了农村环境,而是要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时刻绷紧生态保护这根弦,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相互融合。二要打造农产品绿色产业链。农产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必须让老百姓吃到、用到放心安全健康的产品。要持续巩固化肥农药减量化使用成果,加紧治理农村污染,接续做好农业品牌培育、绿色有机农产品申请、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等工作。

加强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根本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加强党的领导,一要完善体制机制。要抓好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牢牢扭住五级书记抓乡村产业振兴这个“龙头”,发挥好各级党组织在乡村产业发展当中的组织者、引领者作用。二要做好政策安排。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实好“四个优先”,即干部配备优先、要素配置优先、资金投入优先、公共服务优先的具体政策,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人选拔到乡村产业发展一线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三要提升县域城乡融合水平。乡村产业发展不能就乡村谈乡村,而要跳出乡村发展乡村,从更大视域、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上调整乡村产业发展思路,将大中城市的疏解产业向县域转移。市委强调,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坚持以县城为中心、为枢纽,实现县域城乡统筹一体规划,尤其是做好产业一体规划,以“一县一业”为核心在更大范围内布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产业发展必将迎来新格局。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