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7-16
傅文元
近年来,解州关帝庙文保所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扎实推进“四强”党支部建设,全面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着力打造政治过硬、班子有力、队伍精干、作用突出的基层战斗堡垒,高质量落实国宝级文物活化利用5年目标任务,为关公文物保护、关公文化传承提供了坚实保障。
党建引领是文保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
高质量党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凝聚共识、激发创新活力、破解发展难题,推动文物保护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解州关帝庙文保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确保文保工作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频共振。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牢固树立“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责任意识,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的关系,确保文物保护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作为基层党组织,文保所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率先垂范,着力守护好关圣文化建筑群,研究好、利用好、传承好关公文化,讲好关公故事,全面提升关公文物保护利用和关公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一方面,以游客体验和需求为中心,在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景区质量、拓展服务功能、打造精品线路上持续发力,加快推动景区提档升级,建立健全游客服务机制,及时排查安全隐患,提升游客游览体验。另一方面,注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党建带队伍促业务,打造整体结构优、综合素质强、干事劲头足的干部队伍,为文保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推动党建工作与文保事业深度融合
解州关帝庙文保所坚持“党建+文保”的工作思路,以党建引领文物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树立全局观念、强化系统思维,将党建工作与文物保护、文化传承紧密结合,形成协同推进、科学保护的良性循环。在具体实践中,一方面是推动文物活化利用。充分利用关公故里历史地域和文化资源优势,通过“馆际合作+特色展览”“基础陈列+社教研学”“文创研发+文化传播”,常态化开展“请进来 走出去”关公文化交流活动等,加强与各关公文化交流基地的交流协作。另一方面是加强文化研究阐释。通过资源整合、交流互鉴,常态化与国内知名高校等联合开展课题研究、学术研讨、项目合作,设计规划“关圣文化史迹”等文物主题游径,研发“铜系列”“茶系列”“福佑系列”等6个系列30余款关帝祖庙文创产品,建设关庙文创特色文化品牌,助推关公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平衡好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利用的前提和基础,事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关国家文化安全。如何平衡好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实现文化遗产的代际传承,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面对这些挑战,解州关帝庙文保所始终将文物安全摆在首位,深入推进“文物平安”工程,构建“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的多维安全防范体系,常态化开展古建筑养护,科学实施重点文物及建筑群保护项目。特别是注重科技赋能,实施智慧安防和消防升级改造工程,打造提升安全智慧监测平台,对庙内古建、彩塑、壁画和馆藏文物进行数字化数据采集和实时动态监测。制定针对性保护措施,着力排查文物本体安全隐患,变被动应急抢险为主动预防保护,全力筑牢文物安全防线。
优良作风是文保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解州关帝庙文保所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纠治“四风”,弘扬新风正气,通过发挥党员干部的“头雁效应”,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同时,注重传承党的优良作风,引导党员干部以严谨的态度、务实的行动投身文物保护事业。通过强化制度执行、严格监督检查,确保权力规范运行,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文保事业高质量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解州关帝庙文保所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锻造战斗堡垒,深化“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持续擦亮“关公文化”金字招牌,为我市倾力打造文商融合旅游热点门户注入强劲文化动能。 (作者系解州关帝庙文保所党支部书记、所长)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