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运城时空>

从王焕娥革命精神中汲取新时代奋进力量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7-23

贾菊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风新貌。”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山西省蒲剧艺术院依托演出一团创排了精品剧目《中条山上党旗红》。该剧以红军东征时期为背景,讲述“河东红嫂”——夏县北晋村王焕娥从普通农妇成长为共产党员的故事,通过王焕娥为游击队绣制党旗这一独特视角,展现了河东地区革命先辈不畏生死、坚定理想信仰的高尚品格。

三绣党旗,步步觉醒

王焕娥的故事,是千千万万劳苦大众在党旗下觉醒、抗争、奉献的缩影。她不是生而英勇,也曾“唯唯诺诺、胆小怕事”,只求“一家人平平安安过日子”。但严酷的阶级压迫和革命者的感召,点燃了她心中不屈的火种。

一绣党旗,从“怕惹事”到“敢担当”的认知觉醒。当丈夫梁福才请求她为游击队秘密绣制党旗时,她恐惧、犹豫。但丈夫一句“咱红军见党旗如闻号令,乡亲们见党旗如见救星”,让她朦胧意识到这面旗帜代表着穷人的希望与力量。她克服恐惧,在昏暗油灯下偷偷绣旗,完成了从本能自保到初步认同的跨越。剧中有句唱词“共产党是咱穷人的党”质朴而震撼,这是她精神世界的第一道亮光。

二绣党旗,从“报家仇”到“承遗志”的信仰升华。丈夫梁福才为保护党旗壮烈牺牲,尸骨无存。面对沾满亲人鲜血的党旗碎片,巨大的悲痛没有压垮她。她“手捧党旗心抖颤……再绣党旗续夫愿,为妻为你来补天!”这一回,她是站着绣,绣的是对丈夫的深情和承诺,更是继承丈夫的革命遗志。从个人仇恨升华为阶级觉悟,她明白了丈夫牺牲的意义——为的是“普天下的劳苦大众”。

三绣党旗,从“小我情”到“大我志”的生命升华。当唯一的爱子梁双明为引开敌人、保护她送旗而惨遭杀害,王焕娥的世界几乎崩塌。手捧儿子沾血的木枪,她肝肠寸断。但嘉康杰关于“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的教诲,如同惊雷般在她心中炸响。她擦干血泪,庄严宣告:“我要入党,我要革命,我要绣更多的党旗!”她在飞舞的巨幅红旗下飞针走线,此刻的她,已将个人和家庭的巨大牺牲,完全融入了“为天下劳苦大众求解放”的洪流。剧中“悲痛化作力量涌,要学战士永向前”的唱段,是她完成精神涅槃、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宣言。

这三绣党旗,层层递进,生动刻画出一个普通农村妇女在党的指引和残酷斗争洗礼下,从蒙昧到觉醒、从恐惧到无畏、从“小我”到“大我”的完整精神成长图谱。她的伟大,正在于这步步觉醒、平凡铸就的非凡。

精神丰碑,永励后人

王焕娥用生命诠释的精神,穿越时空,熠熠生辉,是我们必须传承的宝贵财富。

一是忠诚如炬、信念如磐的坚定品格。无论白色恐怖多么严峻,无论牺牲多么惨痛,王焕娥对党的忠诚从未动摇。冒死掩护地下党员开展活动,400多天风雨无阻为山上的嘉康杰送饭,直到最后把保存党旗视为比生命更重要的责任。这份忠诚,源于她深刻认识到“共产党是咱穷人的党”,源于对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

二是不畏牺牲、前仆后继的英雄气概。丈夫牺牲了,王焕娥强忍悲痛,依旧投身组织;儿子牺牲了,她擦干眼泪继续革命。支撑王焕娥的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对旧世界的刻骨仇恨和对新社会的强烈渴望,是“踏着血迹永向前”的钢铁意志。剧中王焕娥寻夫寻子时撕心裂肺的唱腔和程式化表演,把这种巨大的悲怆、不屈的抗争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是人民至上、甘于奉献的赤子情怀。王焕娥的革命动力,深深植根于她对劳苦大众的朴素情感。她掩护同志、支持革命,刚开始是为了报嘉康杰救夫之恩,后来就完全升华为“救民于水火”的自觉担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焕娥拒绝担任县妇联主席职务,甘愿回村当妇女主任,继续为乡亲们服务,正是“革命不是为了做官”的初心写照。剧中“捏面人”入殓的感人场景,“捏一双厚实大手掌,紧握手中枪,杀尽虎豹与豺狼”的唱词,不仅是对亲人的哀思,更唱出了拥抱革命的铮铮誓言。

四是平凡铸就伟大的实践启示。王焕娥的伟大,恰恰在于她的起点是如此平凡。她没有惊天动地的才能,有的只是对压迫的本能反抗、对善良的坚守、对恩情的铭记。是党的指引和残酷现实的锻造,让王焕娥在平凡中迸发出惊人的力量。这启示我们,伟大孕育于平凡,信仰的力量能让每一个普通人焕发出照耀时代的光芒。

薪火相传,砥砺前行

7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要赓续红色血脉,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做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勇担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7月10日,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召开,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传达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全市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挖掘我市红色资源富矿,用心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把革命薪火代代相传,让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生逢盛世、重任在肩,必须始终牢记领袖的殷殷嘱托,从王焕娥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将红色基因融入时代使命。

一要筑牢信仰之基,做“党旗红”的坚定守护者。要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王焕娥在油灯下、在血泊中守护的党旗,就是我们心中永不褪色的信仰旗帜,要像王焕娥那样守护信仰的旗帜。要把对党忠诚融入血脉、铸入灵魂,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让理想信念在任何时候都“信一辈子、守一辈子”。

二要砥砺奋斗之志,做新征程的实干担当者。王焕娥的担当是在枪林弹雨中绣党旗、送情报。我们的担当,就是在各自岗位上履职尽责、攻坚克难。要摒弃“躺平”心态,发扬钉钉子精神,投身教书育人和艺术创作的火热实践。像王焕娥那样,把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成就,发扬“背靠传统,立足现代,眼望未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繁荣蒲剧事业,勇攀艺术高峰,讲好中国故事、山西故事、运城故事,为我市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文化力量。

三要永葆为民之心,做人民群众的贴心服务者。要学习王焕娥对乡亲们深沉的爱与责任感。在艺术工作中,就是要创作演出更多像《中条山上党旗红》这样“充满泥土芳香”、讴歌人民、服务人民的精品力作,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新期待。把“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落实到每一次演出、每一次课堂、每一次与观众的交流中。

四要锤炼过硬之能,做善作善成的时代先锋。王焕娥在残酷斗争中学会了坚韧和智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始终要有提高个人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的迫切感,要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如饥似渴地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业务知识、新技能新本领。在充实艺术职业教育,推动蒲剧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从王焕娥的非凡人生中汲取磅礴力量,把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事业的无限追求,化作坚守艺术理想、传承红色基因、服务人民群众的实际行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让新时代的“党旗红”更加鲜艳夺目。

   (作者系山西省蒲剧艺术院院长)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