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红蕊敷冰“糖葫芦”

来源:中国食品报时间:2025-07-08

冰糖葫芦最初出现在江南,最后发迹却在北方。

北京的冰糖葫芦风靡于民国时期。由于冰糖葫芦的粗细档次不同,因此销售方式也大不一样。在食品店、公园的茶点部或影剧戏院里,冰糖葫芦常被摆在玻璃罩的白瓷盘里销售,其制作精致,品种众多,如山楂、白海棠、荸荠、山药、橘子,甚至还有加入豆沙、瓜子仁、芝麻馅的冰糖葫芦。而走街串巷的小贩,则挑着担子或挎着木提盒、竹篮,或者扛着一根用稻草绑着的木头杆子,稻草上插满了冰糖葫芦,吆喝着叫卖。

旧时北京所售的冰糖葫芦可分为3种。一种是大糖葫芦儿,裹的是麦芽糖,大的足有五六尺长,顶上插红绿色的纸制小旗,在庙会上售卖。小孩们喜气洋洋地举着或扛在肩上招摇过市,因此也称之为“扛串儿”。

另一种冰糖葫芦是“用白糖和了粘上去”,冷却后表面如积霜堆雪,倒也别有风味。

而第三种便是我们现在最常见的冰糖葫芦,“薄薄一层糖,透明雪亮”,这种糖葫芦旧时讲究“糖不粘土”,就算灰土撒在糖壳上,也能一吹即净。这多少有些夸张,但糖衣不黏牙,的确是判断冰糖葫芦的重要标准。而这不仅仅取决于原料,也要考验师傅的手艺。

冰糖葫芦既酸甜可口又老少皆宜,既好看好吃又经济实惠,因此成为人人喜爱的美食。 (《中国食品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