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6-30
□郭澄
小时候,常听到大队通讯员在高音喇叭上广播:“全体党员,全体党员!今天晚上到大队开会……”我知道,这是在通知全村的共产党员开会。那时,无论在生产劳动中,还是村里举办各种活动,我认识的几个共产党员,总是以身作则、冲锋在前,不怕酷暑寒冷,坚持到最后。在电影和戏曲作品中,共产党员不怕牺牲、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更是令人热血沸腾。戏曲《红灯记》中李铁梅的《做人要做这样的人》,《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召唤》,都让我对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无比向往。
1980年参加工作后,单位每天早上组织职工学习,结束后,常有共产党员留下继续开会的场景。作为当时单位里年龄最小的职工,共产党员的形象在我心中越来越伟大。看着单位的老党员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我就对他们愈加佩服,入党的念头在心里一浪高过一浪。
1982年,县城电影院建成后,我成为一名放映员,责任大、任务重、技术含量高。我的搭档张力比我大10岁,就是一名共产党员。他每天早上按时上班,总把机房、楼道拖得干干净净,机器擦得明光彩亮。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机房卫生在全区系统评比中,从来都是第一。在他熏陶下,我这个“懒汉”也积极行动起来,每天把机房和楼道卫生打扫得整洁干净、舒心清爽,多次受到地、县两级公司的表扬。
1988年,我被单位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更是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我创办的映前《银幕快报》,得到了省、地、县各级领导的表扬,县里还为此召开了现场会。《运城地区报》以《影院里的小字辈》为题,对我进行了报道。我与其他几个热爱通讯工作的同龄人,还在《运城地区报》《山西广播电台》《山西日报》上,发表了题为《六个小喉舌》的通讯。
1989年7月1日,我们宣传文化系统的几个入党积极分子,组织排练了一场庆祝党的生日的文艺晚会。原计划就是单位内部自娱自乐,没想到,县直工委领导得知后,前来督导排练,并要求在县大礼堂演出。我们对节目内容、表演形式、队伍阵容进行了重新编排、提高,晚会演出获得圆满成功,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
1991年7月1日,在县城电影院对门的县商业招待所会议厅,鲜艳的党旗前,我和10多位入党积极分子一起,举起右臂,握紧拳头,面向党旗庄严宣誓,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入党后,我把入党当作新起点,时时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多次获得上级的表彰。
不知不觉,如今,自己已成了一名退休职工,但党员的身份从未褪色。我将身退心不退,永远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位,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党的要求宗旨,坚持纠“四风”和树新风并举,以优良的党风带动民风社风,倡导时代新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