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学太极趣事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5-23

□南崇俊


我与太极结缘已有20多年了。虽然学功夫必得吃苦,但是,在这20多年里,我收获的都是学习太极的乐趣,还有属于自己的太极情怀。

那年单位开办太极培训班,我也“时尚”了一把,去报了个名。去的时候,我心里像揣了一只小兔子似的忐忑不安,生怕被人发现。到了培训班,我张望了一下,都是熟人熟脸,瞬间就更紧张了,头上也直冒汗。培训班的学员都比我年轻许多,咱老胳膊老腿的,记不住招式岂不惹人笑话?但又一想,咱学个太极怕丢啥人?

做太极动作时,更是十分有趣,几乎每个招式都有名字,比如“云手”“野马分鬃”“白鹤亮翅”“金刚捣碓”等。听师傅说“云手”是太极拳中非常典型的招式,也是太极拳的母式,虽然看起来只是简单地画圈,但对技法要求很高。它体现了太极拳的顺逆缠丝、虚实变化、上下相随等特色,其中深意很难一一言明。最有趣的是“珍珠倒卷帘”,眼向正前方,最后向右前斜角;身体一会向左转,一会向右转;步法一会是左前虚步、右侧马步,一会又是右前虚步、左侧马步。整个劲是自下、而后、而上来的,好像门上挂的帘子,是倒着卷起来的。

练上两三遍太极,很辛苦、很累。但我依然天天牵挂着,天天都想去练。练习的时候,我并没有刻意要求自己去完成做不了的动作,师傅也一再强调:“不要勉强自己,做到哪都是最好的。”正是这种自然的环境和引导,让我找到了自己,让我找到了人生别样的乐趣。

如今,每天曙光初露,在稷山“四馆一中心”文化活动广场上,一群白发老人开始了晨练,我也有幸成为其中一员。这些老人排成整齐的队列,在婉转悠扬的乐曲声中打起太极拳。那一招一式,轻中含力,柔中有刚;动作舒展连贯,恰如行云流水,正是“舒展身姿呈稳健,缓挥猿臂寓攻防。刚柔相济泉流水,轻重咸宜花向阳。妙乐悠悠融心志,神仙敢与比谁强?”所以吸引众多晨练者驻足观看,有时还有人自觉加入其中。他们的打拳,胜似精彩表演,在广场上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其实,我们从没见过面,是强身健体、欢度晚年这个共同的目标,让我们这些素不相识的人聚到了一起;是和谐的社会环境,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是优美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是太极拳这一中华文化的精华,把我们融为了一体。我们拳友之间,朝夕相处,共同锻炼,互教互学,互相鼓励,还谈心交心,结下了深情厚谊。每天见面,我们都像久别重逢似的亲近;练起来,既心心相印,又热火朝天;每天分别时,也真是依依惜别。我们的太极拳队,俨然成了一个欢乐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每个人都增强了体魄,振奋了精神,提高了生活的品位,更收获了友谊,让我们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开心。

打起太极拳的感觉真好。我欣享太极的那份清静。太极拳的静,首先是心静,忘却纷繁琐事,寂然凝神;太极的静,是与自然相融的静,迎彩送霞,披星戴月,如柳扶风,如雨沐容;太极的静,适宜宁静的环境:树林里、公园边、小河岸。让感觉与流水相映,让拳姿与落叶共舞,让身影与飞鸟同乐……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