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龙门行吟(组章)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5-15

天上龙门

飞龙在天。

在龙门举起的巨掌之上,龙威赫赫,瑞气浩然。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诗句)

鲤鱼从河里跃起,十条百条,千条万条,龙门上升起一片血红的霞光。

齐天高的龙门,像是大禹的肺叶,开阖之间,吼出一声声雄壮的黄河号子。

远古的神话像崖壁一样坚硬陡峭,跳跃的鲤鱼如火星四溅。是谁?挥舞着那把大锤,永不疲倦地锻打一个民族的图腾。

龙门齐天,巍然竖起不朽的丰碑!

传说中的鲤鱼实为鲟鱼。每年春天鲟鱼产卵前会洄游至龙门处集结,并且在临产卵前两三天内频繁跳跃,跃出水面时,露出充血发红的鱼鳍,一时间成千上万条大鱼在河面翻动,远望一片红光,于是出现了“赤河”景象。

大梯子崖

扶着黄河,像扶着年迈的母亲,沿梯子崖攀缘而上。

悬崖陡峭如历史。那就把波浪夯成坚牢的石阶,让心愿稳步前行。

梯子曲折如人生。那就用汗水把它擦亮,照见那个古老的梦。

照见祖先坚韧的身影——我宁愿相信,在峭壁上开凿梯子崖,只是为了把黄河扛上山顶,让那条鲤鱼轻松地跃过龙门。

泛舟黄河

乘坐跃龙门号游船,泛舟黄河龙门峡谷。

顺流而下。河面波澜不惊,但水下暗流汹涌;两岸峭壁耸立,黄河浩荡东去,注定是一趟壮美的旅程。

恍惚游船就像传说中的鲤鱼,正在向龙门游去。

远远地望见龙门壁立,与天齐平。游船马达轰鸣,就像是一声声惊叹在峡谷回荡。

近了,近了,转眼间游船就到了龙门脚下,而龙门訇然敞开,不需要像鲤鱼那样一次次奋力跳跃,游船轻松而过。

抬头仰望之际,仿佛看见大禹那伟岸的身影矗立在龙门之上。

龙门书院

不是黄河咆哮,也非山风呼啸,在梯子崖顶峰的龙门书院,我分明听见了一股声音,恍若惊雷,又细若游丝;远在天边,又近在耳根。似高山流水,禅寺钟磬;像铁板铜钹,丝竹管弦,直透心扉,经久不息。

四顾,只见书架上一排排的书,新的旧的,厚的薄的,就像一排排琴键,龙门用风的手指,饱蘸着黄河的激情,倾情弹奏——那美妙的声音,就是从书里飞出来的。

仿佛龙吟!

那一本本书,又好像龙的鳞片,携着龙的精神,从龙门冉冉腾飞。

化龙殿

走近。首先吸引我的不是门口威严的石狮子,不是门楣上含义丰富的对联,不是橙黄的木质格子窗,也不是厚重的砖石墙基。而是,铁灰色的三角形屋脊、屋脊上鳞状的瓦片,像是一条蛰伏的龙,随时准备腾飞。

走进。大禹庄严威武,肩披岁月的风尘,好像刚刚治水归来,胸中“潜龙在渊”。黄河,是他驯服的巨龙;而墙壁上的龙矫捷雄健,翩然飞跃,“化尔为龙”,将一个远古的神话演绎得淋漓尽致。

跃龙天梯

如果说,古人开凿挂壁天梯、以365级陡峭的石阶抬升那个“化龙”的梦想,那么,当代人在梯子崖的峭壁上修建高达百米的垂直观光电梯,就是为了让梦想照进现实,让龙瞬间跃上山顶——

跃龙天梯,一个响亮的名字!

黄河浩荡,峻岭逶迤,巨龙从天梯扶摇直上,多么壮观的景象。

当人们乘坐电梯,透过玻璃,望见远处高耸的龙门、近在咫尺的梯子崖时,是否听见了黄河巨浪拍打龙门的轰响,是否想起了一千六百年前祖先开凿崖梯的艰辛,是否看见了一代代前辈在梯子崖勇敢攀缘的身影?

现代科技似乎为我们打造了“化龙”的便捷通道,但“成龙”还得靠脚踏实地步步攀登。

跃龙天梯,将一句警示醒目地嵌在悬崖峭壁。

龙门,位于黄河晋陕大峡谷南端出口,相传为大禹奉尧帝之命治黄河水患而凿,距今4100余年;亦是“鲤鱼跃龙门”神话传说的发祥地。

(傅 实)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