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我市持续深化青年志愿者行动——

​志愿服务绽放青春之花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5-09

记者 王月文 实习生 贾昕怡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遍布于城市之中的青年志愿者,则是展现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

今年以来,我市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深化青年志愿者行动,团结引领全市广大青年用志愿服务的方式凝聚青春力量,在基层治理、民生服务、文旅发展等领域书写新时代青春答卷。


“五一”假期期间,盐湖区青年志愿者为游客提供路线指引、应急帮扶等暖心服务。(资料图片)

创新机制

青春力量激活基层治理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而青年志愿者正成为撬动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支点。

今年,共青团运城市委创新构建“团社共建”联动机制,通过搭建高校与社区结对平台,将青年志愿服务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让社区治理的“毛细血管”涌动起蓬勃生机。

4月11日,盐湖区吉祥社区的晨光里跃动着青春的身影。在共青团运城市委的统筹指导下,一场以“青春聚力·共筑家园”为主题的基层治理创新实践行动,为社区治理注入澎湃青春活力。

活动现场,青年志愿者根据社区需求,化身“环境美容师”,手持扫帚、铲刀,穿梭于楼道街巷之间,细致清理绿化带中的落叶纸屑,耐心铲除墙面电线杆上的顽固小广告,用双手为社区“梳妆打扮”。同时,他们化身“反诈宣传员”,通过发放手册、案例讲解等形式,向居民普及防诈知识,筑牢社区安全防线。

“以前楼道里的小广告总清理不干净,现在孩子们一来,社区一下子清爽多了!”看着焕然一新的居住环境,吉祥社区居民张奶奶脸上洋溢着笑容。

全市以青春力量赋能基层治理的实践不止于此。在盐湖区华源豪庭社区,关爱老人公益按摩志愿服务活动温暖开展,运城职业技术大学医学专业学生、运城市按摩协会青年志愿者运用专业手法,为社区老人调理肩颈、缓解疲劳,用实际行动传递敬老助老的温暖,营造出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在感恩广场,运城护理职业学院护理系“星火”志愿队积极开展急救知识宣传活动,向群众普及急救技能,为守护居民生命健康贡献力量。

据了解,今年共青团运城市委聚焦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组织开展“青春聚力·共筑家园”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活动,创新打造“社区点单、团委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志愿服务模式。活动开展以来,累计组织420名青年志愿者下沉社区一线,服务时长超过2100小时,惠及5000余名居民,真正以“点单式”服务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同时,共青团运城市委积极推动6所高校团委与6个示范社区结对共建,搭建起“团社共建”议事平台,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从维护社区环境到守护居民安全,从关爱老年群体到普及急救知识,青年志愿者们凭借专业化、多样化的服务,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他们用青春智慧和实际行动,在基层治理的画卷上描绘出绚丽多彩的篇章,为社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情暖民生

志愿微光汇聚温暖星河

在汽车站的春运人潮里,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欢歌笑语中,在社区义诊的温暖场景下,我市青年志愿者身着“志愿红”,以青春之名书写奉献篇章,用点滴行动汇聚成照亮民生的璀璨星河。

在运城职业技术大学,有两位青年志愿者的故事格外动人。22岁的姚宁,是该校物联网工程技术专业大三学生。2022年,带着高考时对志愿活动的憧憬,他踏上了志愿服务之路。在一次次志愿服务中,姚宁将目光投向特殊儿童群体,把助残作为自己志愿服务的主要方向。面对与特殊儿童沟通的难题,他利用课余时间钻研,用童趣的语言打开孩子们的心扉。依托学校志愿助残平台,他策划组织了校园春季运动会、元旦庙会等活动,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带去欢乐。看着孩子们送别时期待的眼神,姚宁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3年来,他连续获评校级“优秀青年志愿者”,志愿时长近300个小时,还带动身边同学加入志愿队伍。面对即将到来的毕业,姚宁坚定地说:“就算离开了校园,我也要当一辈子的志愿者,给特殊群体点亮更多可能。”

20岁的程卓祯,是该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大二学生。从去年10月开始,她就活跃在助老志愿服务一线。每周她都组织开展助老志愿活动,从活动策划、志愿者招募,到物资准备、人员培训,全程亲力亲为。在与老人的相处中,她聆听人生故事,收获生活智慧,自身能力也得到全面提升。凭借出色表现,程卓祯连续两年荣获该校“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

据了解,运城职业技术大学积极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持续构建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该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下设6支服务队,8116名学生参与其中,参与率超80%。2023至2025年,累计开展96项志愿活动,11000余人次参与,服务时长10000余小时。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的青年志愿活动实践,是我市以青春力量赋能民生服务的一个缩影。在全市的大街小巷,青年志愿者的身影随处可见。春运期间,20余名“返家乡”大学生志愿者在河津市汽车客运站,为旅客提供路线指引、行李搬运等服务,让归乡之路充满温情;在运城市爱诺特殊教育学校,盐湖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用精彩节目和贴心陪伴,为孩子们送去新春祝福;在永济市康乐社区,50余名青年志愿者开展义剪、义诊等惠民服务,提升居民幸福感;在芮城县高校毕业生招聘会上,20余名志愿者化身就业服务专员,助力企业与求职者精准对接。

文旅添彩

青春服务擦亮文明底色

当青春力量与文旅发展同频共振,志愿服务正成为我市提升城市品质的“软实力”。这群身披红马甲的年轻人,用脚步丈量着文旅融合的深度,用服务传递着河东的温度。

五月的运城,文旅市场热潮涌动,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在中共运城市委社会工作部、共青团运城市委的统筹下,一场覆盖全市的青春志愿行动正如火如荼展开。我市青年志愿者化身“文旅推介官”“服务多面手”,在全市各大景区织就一张张暖心的服务网络,以青春之名助力运城文旅高质量发展,用志愿服务绘就城市文明底色。

吕梁学院物理学专业大三学生、盐湖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员——解超晶,便是这支青年志愿队伍中的一员。

“您好,请出示二维码换取纸质票。”“拿着纸质版票从这边可以进入景区。”5月3日下午,在七彩盐湖景区售票处,21岁的解超晶,身着红色志愿马甲,动作娴熟地为游客核验门票。从手忙脚乱到游刃有余,这位21岁的运城姑娘用一小时完成了角色转换。

“五一”期间,解超晶在七彩盐湖景区开启了为期3天的志愿服务。每天下午2时20分,她或是搭乘公交车,或是骑着电动自行车,准时到达七彩盐湖景区。从下午3时上岗,一直忙碌到晚上9时30分,解超晶的身影始终活跃在景区里。

事实上,解超晶与志愿活动的缘分早已结下。自2023年大一下学期起,每逢五一、国庆、春节等假期,在外求学的她都会回到家乡运城,积极投身各类志愿活动。从志愿服务科技展、招聘会,到春节写对联,她不断涉足新领域,不仅在实践中丰富了自己的阅历,也为家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通过参加志愿活动,我看到了运城的多面性,尤其是近期在景区的志愿服务中,看着越来越多游客通过抖音等平台了解到七彩盐湖,从江苏、浙江等地慕名而来,我真切感受到运城文旅发展的蓬勃生机。”解超晶自豪地分享道。

在我市,像解超晶这样的青年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活跃在各大景区,用实际行动为文旅发展添砖加瓦。“五一”期间,在芮城县,120余名青年志愿者在永乐宫提供停车指引、规划游览路线、维持秩序等全方位贴心服务,让游客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在夏县泗交镇,青年志愿者们化身“活地图”和“文化讲解员”,不仅为游客提供免费茶水、简易药品等便民服务,还开展政策讲解、旅游攻略、交通指引、停车指南等暖心服务,让游客深入了解我市的风土人情。

从基层治理到民生服务,从关爱特殊群体到助力文旅发展,全市青年志愿者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他们如点点星火,汇聚成照亮城市的温暖星河,用青春力量书写着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为建设“一城两区三门户”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