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运城时空>

牢牢把握基层治理“金钥匙”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5-07

赵冯茜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党建引领是基层治理的关键。作为连接党和群众的桥梁、纽带,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直接决定着党的决策部署在“最后一公里”的落实质效、关系到改革发展成果向民生福祉的转化、影响着基层党组织形象。面对治理场景多元化、群众诉求复杂化的新形势,唯有以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为牵引,在用好五把“金钥匙”上全面、持续、精准发力,才能推动基层治理“破圈出彩”。

要用好“领头羊”这把金钥匙,在队伍锻造中解锁难题。基层党组织身处经济发展的“前哨岗”,肩负着深化改革的“重担子”,是维护和谐稳定的“压舱石”,其组织力的强弱直接决定基层治理效能。要扎实做好基层党支部书记的选育用管工作,优先选拔德才兼备、敢闯敢拼、甘于奉献的优秀年轻致富带头人任职,激励他们干事创业、担当作为。要精准选优配强基层党支部班子,逐步吸纳政治上成熟、思想上进步、工作上积极、有一定群众基础的企业家、退伍军人、返乡创业大学生等优秀人才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来,让“过硬”成为支部建设的核心词。

要用好“灭火队”这把金钥匙,在矛盾化解中解锁难题。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基层事务繁杂,时常遇到各项难题和隐患,如不及时消解,可能会导致“民转刑、刑转命”极端案件发生。要提升基层干部矛盾化解能力,从“家长里短”中听出“治理密码”,用好“小圆桌”,聚齐民众“大智慧”,力争把“火苗”扑灭在“星火”状态;要注重激发人民群众内生动力,充分调动“乡贤”“两代表一委员”“老党员老干部”等积极性,发挥网格员、志愿者等熟悉民情的优势,协同开展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

要用好“致富经”这把金钥匙,在乡村振兴中解锁难题。村强,则民长富;民富,则国久安。念好村级集体经济“致富经”,要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力抓手,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和组织功能,紧盯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积极探索“党建+产业”乡村振兴新路径。要用好用活资源禀赋,盘活闲置资源,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培植葡萄、韭菜、酥梨和养殖等“一村一品”致富门路,打造特色农业产业新亮点。要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支持农业企业、科研机构与其开展合作,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水平,真正让广大农民端稳饭碗、丰盈钱袋,让累累硕果装满“丰收箩筐”。

要用好“精神粮”这把金钥匙,在乡风文明中解锁难题。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此,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组建基层文艺宣传队伍,融入党的创新理论,结合传统节庆开展移风易俗、文艺汇演、孝老爱亲等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要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作用,通过村规民约修订、道德评议等方式,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主体意识;要广泛开展文明村、文明户等创建活动,宣传表彰“好人好事”,树立道德标杆,推动社会风气持续向上向善。

要用好“严整顿”这把金钥匙,在建强堡垒中解锁难题。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肌体细胞,只有经常“体检”,及时发现“小疾”并祛除,才能保持肌体健硕。在实践中,出现部分基层党组织存在“等靠要”思想,个别驻村第一书记只“挂帅”不“出征”,村级后备力量培养不足、“青黄不接”等问题。要常态化整顿基层软弱涣散党组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重点开展村“两委”干部示范培训,系统加强党性锤炼、廉政警示、作风建设等,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压紧压实乡、村两级责任链条,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逐步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施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组织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新时代新征程,以用好五把“金钥匙”积极创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推动“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任务在大河之东落地生根,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幸福的好运之城。

 (作者单位:盐湖区委宣传部)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