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稷山县“银龄巧匠”集市开市——

志愿服务书写邻里温情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4-25

4月22日,稷山县康宁花园小区热闹非凡,该县的大佛社区“巧匠便民坊”与民乐社区“60助90”乐活银龄两大志愿服务项目首次“牵手”,以“文明集市”形式搭起便民服务大舞台。16项涵盖生活服务、健康关怀、政策宣传的暖心服务,“巧匠手艺+银龄力量”的创新组合,让邻里温情在叮当锤音与暖心话语中流淌。

当天,在活动现场,“手艺赋能+银龄守护”的创新组合格外亮眼。在大佛社区“巧匠便民坊”的手艺人摊位前,磨刀磨剪时的砂轮飞转、配钥匙时的精准比对、缝补衣物的银针穿梭,构成充满生活气息的劳作图景,志愿者们在提供免费修配服务的同时,不忘向居民传授铁器防锈、衣物保养等实用技巧,让老手艺焕发新活力;民乐社区“60助90”的银龄志愿者们则在另一侧打造温情港湾,中医推拿师为老年居民舒缓肩颈劳损;爱心义剪区“60后”志愿者为“90岁”长者设计清爽发型;社区医院义诊台前银龄医护细致解读体检报告;斑马救援队现场演示灭火器操作时,银龄志愿者在旁协助高龄老人参与实操。这一幕幕生动诠释着“手艺保障生活、银龄守护健康”的服务闭环。

在资源整合与理念共传上,这场集市展现出文明实践的“双向奔赴”。政策宣传区,针对高考家庭的志愿填报咨询,活动举办方邀请教育专家“坐诊”,银龄教师与“巧匠”志愿者共同为家长解答“职业规划与专业选择”;心理健康摊位前,“巧匠”团队的年轻志愿者负责数据录入,“60助90”的退休心理咨询师则专注一对一疏导,两代人协作完成百余份心理评估;移风易俗宣传区创新设置“银龄讲古+巧匠问答”环节,老党员讲述传统美德故事,青年“巧匠”设计“婚事简办我支持”“厚养薄葬我践行”等互动题目,让文明新风在两代人的对话中传递。

这场融合服务催生了民生温度。“您这剪刀磨得比新买的还快!”“您剪的发型让我老伴儿精神多了!”活动现场赞誉声不断。活动中,100余人次居民在双项目协同服务中收获便利,200余份融合两大项目特色的宣传手册走进千家万户。值得关注的是,现场有12位“巧匠”志愿者主动加入“60助90”结对帮扶名单,20位银龄志愿者登记成为“巧匠便民坊”技术顾问,形成服务资源的良性循环。

“当老手艺遇上银龄情,便民服务就有了温度和深度。”稷山县社区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双项目融合不仅实现“生活服务—健康守护—理念传播”的全链条覆盖,更探索出“以老助老、以技惠民”的社区治理新路径。下一步,稷山县社区服务中心将持续擦亮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品牌,通过定期举办融合集市、共建技艺传承课堂等形式,让志愿服务成为社区居民家门口的文明驿站,绘就新时代邻里相亲、老少互助的美好图景。

(本报记者 王月文)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