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4-25
姿势:脚跟先落地 走路时抬头挺胸,上臂自然摆动;抬腿迈脚,自然地按照“脚跟→脚掌→脚趾”的顺序滚动着地;尽可能避免内、外八字,以免发力点不科学,损伤膝盖软骨。
强度:微微出汗 衡量走路健身的强度,比较标准的方法是看心率:
体质好的人,运动时心跳可以控制在120次/分钟—180次/分钟;中老年人或慢病人群,心跳大致控制在(170-年龄)至(180-年龄)次/分钟。
比如,一个40岁的人,最健康的运动就是心率在走路中达到130次/分钟。
若没有计算心率的设备,可通过说话来衡量,感觉微喘但可交谈,表明步速适中,已达到快走强度。
装备:鞋子要有支撑 鞋底软硬适中,有支撑性,可以缓冲走路时脚底的压力,并保护关节。研究显示,鞋底前1/3能弯折,后跟有弹性,可减少20%左右的地面冲击力。
时间:慢病人群选傍晚 早晨是心血管意外的高发时段,慢病人群建议在晚饭后半小时锻炼,并将锻炼的结束时间控制在睡前两小时,比如晚上11点睡觉,晚上9点结束锻炼。
步幅:不宜太大步 有些人走路习惯迈大步、脚后跟跺地,这会使踩踏地面的冲击力直达膝盖,久了容易损伤关节。
对平时不怎么运动的人来说,刚开始走路健身应逐渐增加步数,不做“周末运动战士”,避免时间过长、用力过猛地暴走。
陆一帆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