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运城时空>

倾力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门户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3-26

闫 雪

2024年12月21日,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提出“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今年1月8日,市委五届八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六个方面的发力点。会议均提到了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门户。我们要认真学习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及市委五届八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强开放平台,稳住对外贸易,打造内畅外联的开放门户,推动运城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幸福的好运之城贡献力量。

正确理解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门户。统筹要素流动型开放与制度型开放,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借鉴国内先进自贸试验区经验,完善开放政策措施;统筹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对内主动融入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国家战略,对外积极扩大国际贸易往来,拓展有效渠道;统筹“优环境”与“强主体”,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持续用好奖补政策,鼓励头部企业在运城设立区域性贸易总部,培育有竞争力的自营外贸主体,在全省对外开放格局中走在前、作表率。

正确看待运城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门户的优势。一是国家战略与地方政策双向发力。运城位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叠加区,这是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门户的战略定位。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明确提出了“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市委五届八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对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门户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为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门户提供了具体路径和方法。二是地理区位与交通便利双重优势。运城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辐射中原,公路、铁路、机场等立体化交通体系便捷完善。运城盐湖国际机场目前已开通直飞泰国曼谷、马来西亚吉隆坡及香港三条国际(地区)航班,“永西欧”国际货运班列辐射中亚主要城市,依托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举办了首届跨境电商生态创新研讨会、产业园招商大会,组织了十余场专项培训,挖掘培育金刚石刀具、玻璃器皿等产业带,推动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三是产业基础与创新能力持续增强。运城产业体系完备,是山西的农业大市、新兴工业城市和文化旅游名市。农业上大力发展特优农业、工业农业、品牌农业、数字农业,“运城面粉”“运城苹果”“运城蔬菜”等特优农产品正逐步打开全国市场;工业上大力推动转型,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合汽生材”战新产业培育壮大,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亟待前瞻布局;服务业上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全力打造山西省旅游热点门户,旅游热度和知名度持续提升,现代金融、航空物流、跨境电商等平台功能日益完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潜力巨大。运城拥有高校、研究机构资源,同时,也有独特地理优势,可以充分利用周边城市的人才优势,丰富创新资源,为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四是国际交往与营商环境优化共同发力。运城成功举办、主动参与多项外事活动,积极推动经贸、文化、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已与全球5大洲17个国家的25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或友好合作伙伴城市关系;积极引领企业高质量“走出去”,主动推介招商,展现运城优势,吸引优质企业到运发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倾力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门户。一是搭建制度型开放平台。以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抓手打造制度型开放平台。一体推进“三化三制”和“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推动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制度创新;推动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动拓展区域合作,常态化开展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培训。二是扩大国际交往空间。通过文化交流活动等形式,提升我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国际友人来运城市投资兴业、旅游观光;加强与各国城市间的友好往来,拓展国际友城布局、织密国际友城网络,携手国际友城,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深化务实合作,共享发展机遇。三是拓展国际国内航线资源。发挥好运城盐湖国际机场航空口岸功能,通过加强与各大航空公司合作,不断开辟国内国际航线,进一步提升运城的区域交通优势和影响力,推动运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四是用好保税物流中心平台。保税物流中心(B型)是运城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门户、扩大国际贸易往来的重要渠道。加快保税物流中心(B型)平台建设,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约运营成本、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为头部企业在运城设立区域性贸易总部、培育有竞争力的自营外贸主体等提供平台支撑。五是做强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加快跨境电商综试区平台建设。培育运城特色产品产业带,鼓励外贸主体面向海外开发新品,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积极推进我市企业海外仓的设立,让运城企业及产品直接面对海外客户;不断完善跨境电商业态,为全市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一站式”贸易服务,降低企业运营风险,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推动跨境电商企业及配套服务商、跨境电商各类人才等要素不断汇集,助力运城制造更好“借船出海”。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