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3-19
关战兵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抓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今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链主”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目前,盐湖区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仍存在“科技含量低、产业链条短、集聚能力弱、规模体量小”的突出问题和制约瓶颈。大力培育发展和巩固壮大产业链的“链主”企业,是实现市委提出的“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加快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及推动城市全方位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问题、常修课题和永恒主题。
一、放眼全球,科学决策
稳定牢靠、充满活力的产业链、供应链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基石。“链主”企业在促进新动能快速成长、增强产业循环内生动力及服务国家和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中发挥着引领支撑作用。培育发展和巩固壮大“链主”企业,是引领产业链实现自主可控的“领头羊”、安全稳定的“压舱石”、循环畅通的“架构者”、持续攀升的“加速器”。因此,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形势,应当放眼全球、把握机遇、精准遴选、科学决策。大力培育发展和巩固壮大产业链“链主”企业,根据产业结构、规模体量、科技水平、市场份额的比较优势,结合全国行业发展变化动态趋势,按照关联性强、契合性高、协作性紧等遴选标准,聚焦盐湖区6条重点产业链,确定中磁科技、石药银湖、宏明空调、天海泵业、安运风机、黄河新型化工六大产业链“链主”企业。作为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应充分发挥“链主”企业作用,在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方面打头阵、当先锋、作砥柱、挑大梁。“链主”企业的企业家要以中磁科技为榜样,大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坚持科技兴企、产业报国。同时,“链主”企业的企业家要与时俱进、放眼未来,与时代、国家同频共振,与行业、市场同命共运,与企业、团队同舟共济,建立产业链体系之间的理念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二、“四链”融合,激发动能
大力培育发展和巩固壮大产业链“链主”企业,加快推动解决“科技含量低、产业链条短、集聚能力弱、规模体量小”的突出问题,根本在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有机统一。
创新链是核心,产业链是基石,资金链是关键,人才链是根本,要正确把握“四链”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底层逻辑。一是用好平台体制机制和产业政策优势,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加速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模式,以高强度的科技研发和强力度的成果转化,增强产业链“链主”企业的科技竞争能力,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以中磁科技等为代表的六大“链主”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充分利用运城转型综改示范区和“晋创谷·运城”的产业政策优势,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周边科技创新平台及高校的合作,建立互利共赢合作机制,强化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提升产业链和“链主”企业的创新力、集聚力、引领力和影响力。二是产业链“链主”企业要精准研判和把握国内国际产业链发展变化态势,发挥产业链“链主”企业的主导集聚能力和龙头牵引作用。坚持强化需求引领供给和突出供给创造需求相结合,以深厚的科技含量、卓越的产品质量,引领产业链和“链主”企业做大规模体量、拓展市场容量,创造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把盐湖区六大主导产业打造成为“有效投资、有根产业、有稳定就业、有持续税源”的稳固产业链条。三是产业链畅通循环和“链主”企业做优做强的关键是资金资本。“链主”企业应当“两手抓”,坚持招商引资和项目融资并重,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持续发力,运用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经营发展壮大企业,既要充分运用股权融资、产业基金、债券发行等有效形式,又要积极大胆探索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的落地方式,确保产业链畅通循环和“链主”企业稳健发展。紧盯国家新兴产业政策形势和金融信贷投向领域,运用高度匹配、专业管用的金融政策工具包,抢抓重大机遇、抓早抓准抓实,通过固链、强链、延链、聚链,进一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同时,以先进的科技实力和雄厚的资本实力,加快推动“链主”企业数智化转型赋能,以“链主”企业的数智化转型提升产业链系统整体数智化水平,鼓励“链主”企业率先应用数智技术改造生产经营系统、拓展数智化应用场景、新智能制造模式,发展实际适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立产业链企业数智化转型服务“资源池”,实现数据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赋能整体产业链朝着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四是“四链”深度融合的根本是人才。做实、做强、做优、做大六大产业链和“链主”企业,最为紧迫的是面向国内国际市场,招引和聚集一大批高水平科技人才、高素质经营人才、高能量营销人才,激活引领产业链和“链主”企业发展壮大的活水源头。还可以通过技术合作、课题共创、资源共享等方式,招引和聘用各类高端技术人才,以真诚真心招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坚持人才链引领创新链、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产业链聚集人才链,以“四链”深度融合激发产业链整体效能和澎湃动能。要最大限度地用好人才并充分发挥其核心作用,还需要搭建平台、集聚资源、创新机制、提高效益。
三、机制创新,营造环境
体制决定机制,机制决定效能。没有科学有效的机制保障,再好的运营管理体制也难以发挥效能作用。
一是培育发展和巩固壮大产业链“链主”企业。应当充分发挥国家和省、市支持发展壮大产业链的政策扶持优势,立足省级“链长制”工作组织体系,学习借鉴和运用落实“链长+副链长+链主链属企业+承载地协同地”的重点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做到政策落实上下贯通、服务到位左右协同、内外循环畅通高效。
二是建立高效协同的“链主”企业运行服务机制。紧紧围绕六大重点产业链和“链主”企业,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重要作用,根据“链主”企业发展需求提供服务,推动重大技术实现创新突破;加快“链主”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推动其快速推出市场化、商业化、社会化的应用场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可以协调各方资源,聚集各种生产要素,精准投资产业链“链主”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度融合联动,激发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新气势,并以产业资本为纽带,建立产业链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盟,共同应对并抵御各种风险挑战。
三是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培育发展和巩固壮大产业链“链主”企业的重要保障。政府职能部门应坚持把产业链“链主”企业满意不满意作为政务服务优化的重要标准,建立“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企业吹哨,部门报到”的服务机制,在税费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为“链主”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应积极落实利企惠企政策,构建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服务新生态,加快推动产业链的“链主”企业、链属企业做优、做强,为推动盐湖区全方位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作者系盐湖区政协委员)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