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十堰晚报时间:2024-12-18
□吴天荣
世人都说贾宝玉情根深种,是第一情痴,但,如果贾宝玉遇到了纳兰容若,恐怕亦当避席。也有人说纳兰容若是贾宝玉的原型,对此,我是不敢苟同的。其一,贾政的官职是工部员外郎,从五品;纳兰容若的父亲纳兰明珠历任内务府总管、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官职甩贾政几条街。其二,纳兰容若文武双全。论武,他是康熙的贴身侍卫,曾随康熙南下江南,北征塞外。“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论文,其词是“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也不是贾宝玉这个富贵闲人可比的。
纳兰容若用今天的话来说,那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妥妥的学霸,励志典范。明明含着金钥匙出生,可他比常人更努力、更勤奋。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授三等侍卫。曾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帝青睐。“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有人揣度康熙重用纳兰容若,令其寸步不离左右,或许有防人之心,可见纳兰容若是何等的志存高远,才情不凡。
纳兰容若的词作多为友情词、边塞词和悼亡词。其友情词深沉磊落,有东坡、稼轩之风;其边塞词多凄黯苍凉,在边塞诗词中亦别具一格;其所作悼亡词血泪交织,尤为感人。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初见”是什么?是贾宝玉初见林黛玉的似曾相识?是杨玉环对唐明皇的回眸一笑?还是陆游唐婉沈园意外重逢的惊鸿一瞥?不是,都不是。
“初见”是纳兰容若对感情的一往情深,一眼万年,痴情成殇,思泪成河。纳兰容若一生经历3段刻骨铭心的感情:青梅竹马的表妹,入选后宫,相见无语;情投意合的妻子卢氏,英年早逝,阴阳两隔;江南才女知己沈宛,南北相望不相见。“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面对命运的不公,世事的无常,纳兰容若绝望呐喊,质问苍天。每一段感情纳兰容若都倾情付出,深陷其中,至死不渝,连父亲都说他“太过伤感”。纳兰容若句句血,字字泪,声声泣地写下300多首感天地泣鬼神的追思词,成就了“清朝第一词人”。“为伊消得人憔悴”,也殚精竭虑地走完了他31年的短暂人生。
月有阴晴圆缺,年有春夏秋冬。花开花谢,云聚云散,这些无常又有常,世间最无常善变的是人心。“日月两盏灯,春秋一场梦。”但,纳兰容若是个例外。秋风画扇犹可悲,更可悲的是纳兰容若穷其一生没能走出相思的苦海,没能走出生死离别的伤痛。“天若有情天亦老”。纳兰!纳兰!如果有来生,请你不要太多情。 (《十堰晚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