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09-14
□记者 杨颖琦
盐湖、解州关帝祖庙、永乐宫……当运城文化地标与中秋月饼相结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又是一年中秋节,商超、店铺中,不同口味的运城月饼早已摆上货架,供大家精挑细选,其中,融合了本土文化元素的“运城地标月饼”因富有创意、造型精美,受到了大家的特别关注。近日,记者走进运城市三馨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馨食品”),探访公司总经理——“90后”任重青,感知传统节日的最新“打开方式”。
老“味道”+新体验
几处笙歌邀月老,万家糕饼乐中秋。近年来,随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在中秋月饼、端午粽子等传统美食领域,年轻人们脑洞大开,把文物、古建筑、地标风景、地方文化等传统元素都“搬”到了传统美食的制作和包装中,让人们在品味美食的过程中,加深文化记忆。很多消费者都说,吃这样的月饼,就像在进行舌尖上的“旅行”,每一口都能感受到地方文化的厚重和温度。
三馨食品也不例外,近年来,他们紧抓市场热点,进行产品创新。记者来到三馨食品位于运城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生产车间时,师傅们正忙着赶制今年的“运城地标月饼”。与此同时,包装车间里,员工们正井然有序地将月饼分类装好,打包装箱。任重青站在库房门口,招呼工人将包装好的月饼装上货车。
“今年运城古建筑不断出圈,让更多人看到了运城的悠久历史。我们就想试试能不能将一些具有运城特色的地标性建筑融入月饼制作中,让来运城旅游的外地游客和在外的运城人,都能吃到运城的味道。”任重青说,“外地游客还可以带着‘地标月饼’打卡我们运城的盐湖、解州关帝祖庙等景点,更加沉浸式地感受古建筑与文创美食融合的魅力。”
今年5月,任重青和团队开始着手将想法付诸实际。首先是选择能代表运城的地标。“运城的古建筑太多了,光‘国保’就有102个,所以我们讨论了很久,最后决定选择盐湖、解州关帝祖庙、永乐宫、鹳雀楼、后土祠和闻喜宰相村这6个元素。”他说,“选择宰相村有我的个人想法。历史上宰相村出了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是很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村落,而且我是闻喜人,当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看到它,进而去了解它。”谈起老家闻喜,任重青满眼自豪。
“文创产品作为传统文化的创新载体,将一座城市的历史、民俗、艺术等元素巧妙地结合起来,就能成为城市的一张文化宣传名片。”任重青说,“有很多在外地做生意的运城人,特意来我们这里定制了这款月饼。他们都说送给客人的时候特别开心和自豪,看着熟悉的人文景点,他们也更想家了。”
创业难,守业更难
在三馨食品生产车间的二楼走廊墙上,贴着任重青爷爷和父亲的创业故事。从最初的流动小摊、农家小院夫妻店到如今占地50亩的现代企业,从街头摇元宵到创立自己的品牌,从单打独斗的创业到直接带动周围人就业……经过多年的奋斗,三馨食品在运城市已颇有口碑,也在运城各大商超的食品专柜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2018年,大学毕业的任重青选择回家继承家业,成了大家眼中的“厂三代”。
如何让传统老味道有新故事,获得更多的关注,更受大家的欢迎?这是接管重任后,任重青一直思考的问题。他说:“这两年我们一直在食品制作方面持续创新,我也一直想做一些长辈们之前没有做过的事。”
于是,2022年,三馨食品推出了“三馨蒸碗”,将运城人过年必吃的蒸碗搬上生产线,还把带有关公元素的“桃园三结义”印在了包装上;2023年中秋节,用月饼包装呈现关公文化,制作成“关公礼月”文创礼盒;今年,他们将运城地标建筑印在月饼上,并通过直播、线上团购等互联网宣传方式,将带有运城文化属性的“运城地标月饼”销往全国。
推出一个新品并不简单,从产品创新到概念创新,从图形设计到馅料、包装升级,从食材选用到营销推广,都不是简单的事。要实现心中的想法,任重青准备了很多。在设计过程中,他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陪着设计人员实地探访6个景点,设计文案更是数易其稿,最后都不记得变换了多少个版本了。
“这次的‘运城地标月饼’,是我们推出文创性产品的第一步,在这当中我们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未来我们会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改进,持续加大研发力度,争取推出能真正代表我们运城的标志性产品。”任重青说。
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主角。今天,年轻人不仅爱上了传统文化,还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分享和交流,将传统文化带入更多年轻人的视野。一些年轻人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创造出富有创意和时代感的作品。这些作品激发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喜爱,而被激发的那一刻,也被他们称为传统文化的“血脉觉醒”时刻。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