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4-09-12
孙宏恩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岁月长河中积淀了厚重的文化。放眼大河之东,民风淳朴,人文荟萃,曾经有一条交通要道——汾阴古道与外界相通。可惜,到了民国初年,道路重新规划,使得这条古道渐渐沉寂下去,但散落其中的文化密码至今还熠熠生辉。
一
山西省的母亲河——汾河自东北向西南蜿蜒而来,下游呈东西走向,在万荣县庙前村一带注入黄河。习惯上,古代地理以山川河流划分阴阳,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因此,汾河以南的大片土地被称为汾阴。汾阴古道何在?翻阅《运城地区交通志》,清楚记载“始自盐邑,至汾阴县城,过河入秦地夏阳,为主要盐道之一……”一日出游到临猗天兴,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被茂密的农作物如绿毯般包裹得严严实实,唐人诗云“青山斜不断,迢递故乡来”,描写的就是眼前的壮丽景色。同行的孙青贤老师指着脚下地势相对低洼的壕沟说:“这里就是汾阴古道遗址。”古时的农业靠天吃饭,大雨过后,壕沟往往成了水路。大水漫过的土地,轻则减产,严重时则颗粒无收。把壕沟辟为道路,满足了交通的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农人收入的影响,不能不佩服古人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大智慧。曾经巡幸而来的帝王将相、腰缠万贯的行商坐贾、得意或失意的迁客骚人,还有那跨马带刀的赳赳武夫,他们为了各自的信念汇聚于此,思想碰撞、文化交融,于繁忙的古道上留下了无数的传奇。
二
说起汾阴古道,最早的传说是轩辕黄帝打败蚩尤后到脽上祭祀后土,蹚出了这条古老的道路。到春秋时期晋国遭遇骊姬之乱,公子重耳奔狄,走的也是这条路,“婆儿村”“浪池饮马”就是那时候留下的传说故事。
有文字记载的汾阴古道还要追溯到春秋末年,在商业兴起之初的漫长岁月里,只有贵族才能享受贸易的特权。猗顿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垄断现象。猗顿原本是鲁国的读书人,定居近汾阴的猗氏后,开始涉足商海,他虚心向陶朱公范蠡请教,从此开启了他的畜牧业生涯。他辛勤经营,畜牧规模日渐扩大,积累了雄厚的资本,继而转型经营池盐。为了畅通盐路,猗顿组织力量筑路,整修拓展后的汾阴古道成为猗顿主持修建的四条重要的盐道之一。他的敢想敢干、急公好义成为盐运史上的佳话,也成就了他“布衣商圣”的地位。
到了大一统的时代,为了便于政令的颁发,也为了进一步扩大盐运,落实“车同轨”政策,秦王朝组织力量修建车马大道,其中就有汾阴道。据《资治通鉴·汉纪》记载,汉武帝刘彻祭祀后土祠,尔后沿此道巡视河东。他济汾河、发棹歌,极尽欢娱,但贵为帝王君临天下的他也逃不脱“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的忧伤,那首《秋风辞》给黄河、给汾阴古道增添了无尽的诗意。据说,当年汉武帝的车驾路过一个小村庄,看到这里的黄河水竟然向西流去,于是给这个村庄赐名“回龙村”。像这样的小故事,在回龙村及周边村落还有许多。武帝曾经七次巡幸汾阴祭祀后土,祈求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终于感动上苍,在汾水中得到一尊象征皇权的宝鼎,那一年汉武帝改年号为元鼎元年。历史上还有一位与汾阴有着不解之缘的帝王,他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他在位期间,也在黄河中得到了宝鼎,之后,他把汾阴县更名为宝鼎县作为纪念。皇帝的銮驾在历史的烟尘中远去,汾阴古道却记下了那曾经的辉煌。
后世历朝不断扩建修缮古道,史载,汾阴古道属于铺递道,铺递道比起大驿道,就像我们今天的二级路区别于高速路一样,其间的铺舍,比起驿道上的驿站,规模相对小些,设备也相对简陋些。陆游的“驿路梨花处处开”就再现气势恢宏的官道景象,铺递道也属官道。
三
沿古道一线,风流人物辈出,王勃、柳宗元的文采,张彦远的画作,关云长的武功,关汉卿的戏剧,都如星辰般璀璨耀目。最值得一提的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丞相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对于蜀汉政权是致命的打击。29年后的咸熙元年,蜀汉灭亡。一方面为了瓦解蜀地官僚联盟,另一方面为了给尚在抵抗的东吴集团内部的各派势力传递安抚的信息,手握曹魏实权的司马家族对蜀汉那些有影响的大家族结合各自的需求给予安排遣散。在这样的背景下,诸葛家族被迫内移河东。
汾阴古道上来了一队人马,为首的正是诸葛亮的嫡孙诸葛京。年仅17岁的少年,作为诸葛家族的掌门人,因父兄在绵竹之战中殉国,家族的重担过早地落在了他的肩头。面对重大的变故,他带领全族老少离开蜀地向东进发,身后的马车里坐的是他的母亲——刘氏公主。国破之恨、亡夫失子之痛、奔波之苦,折磨得这位贵妇愁容满面。人生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昨天的光景仿佛大梦一场,此时的她作为儿子的后盾,一个家族的主心骨,只能隐忍。
辚辚的车马在汾阴古道上的天兴铺停了下来,就这样,这个大家族在这里繁衍生息近600年,到唐宣宗大中年间才举家南迁。他们生活的圈子不是孤岛,当地的文化、风俗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这个大家族的影响,民间有“世传(诸葛)亮生于天兴,长于寺底”之说应该出自诸葛家族。到明代嘉靖十七年,宋纲主编《荣河县志》时,将天兴村的武侯庙、武侯墓、天兴铺舍以及世传诸葛亮出生于天兴等内容收录于这部方志之中。
天兴武侯庙一年有两次庙会,前半年是寒食节前后的农历二月二十一,后半年是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自古寒食节、寒衣节是纪念已故亲人的,天兴武侯庙会应起源于诸葛家族祭祀先祖诸葛亮的社事,渐渐演化为祈雨、祷福、求子或卜事的民间活动。庙会成了民间信仰的表达,诸葛亮也渐渐成为护佑一方的神明。
武侯庙会影响之远波及晋陕豫三省。农业、手工业的繁荣,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庙会期间,大量的商品在此集散,诸葛亮文化更是在这里得以传播,大家耳熟能详的有关少年诸葛亮的传说故事,比如《出生天兴》《打柴遇妖》《巧得天书》《失火惹祸》《乘龙逃脱》《卧龙南阳》《浪池斩妖》等流传甚广,一些民间习俗透着诸葛亮元素,多部地方戏的戏文里都有卧龙先生出生于此的戏文。离天兴五里的贾村,村外有座碗儿庙,就是当年来赶天兴庙会的瓷器客商感念诸葛亮大神的保佑而修建的庙宇。想来那瓷器是最易碎的,翻车之后落地的瓷器居然完好无损,就不能不令人浮想联翩。碗儿庙内香烟缭绕几百年,乡民的信仰代代相沿。
庙会上有劝善先生的开讲,有游走郎中的义诊,还有富户的粥棚,都在传递着善文化。
从四面八方来上庙会的人,得先给自家的先人送寒衣,小小的纸衣中絮着籽棉。烧完纸衣,还要用箩面的箩子在纸灰上一碾,意在让亲人坐骡马车去上庙会,籽棉的“籽”与“子”谐音,“箩子”与“骡子”谐音,絮籽棉是求得人丁兴旺、子孙昌盛,“箩子一碾”是希望亲人在泉下上庙会有骡马可驱使,这不仅是一种智慧,也是孝文化的体现。庙会的重头戏是赛马,来自三省的骑手各显神通,场面壮观激烈。作为东道主的天兴人,更是铆足了劲,身着盛装,扬鞭跃马,一会儿镫里藏身,一会儿神仙下凡,叫好声、欢呼声连成一片,将庙会的气氛推向高潮。
四
我们再来说说内移河东。司马氏集团手段高明,不同于那些不归顺就杀的屠城政策,邀买人心温水煮青蛙,同样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才是政治家的手腕。亡国后的刘禅能说出乐不思蜀的话,可以想见司马氏集团给他提供了很好的物质条件,并在精神上加以抚慰,不致让一个亡国之君受到刺激。如果让他跟南唐后主李煜一样做阶下囚,遭受种种折磨,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恐怕刘禅的内心也会涌起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浩荡愁绪吧。要彻底瓦解蜀汉的势力,带走一个刘禅还远远不够,当日的旧部,能用则用,不能用的,有人外徙,有人内移,割裂彼此,不给他们死灰复燃的机会。
以李密为例,通过察举发现了人才,便开始运作,“郡县逼迫”“州司临门”不仅仅是因为他有才能,而是启用这个人会得到民心,这样的高额回报何乐而不为呢?“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虽是李密的恭维之词,但从晋武帝对李密祖母的优待,可见此言不虚。
而诸葛亮的嫡孙诸葛京,年龄不大,是该外徙还是内移呢?肯定不能跟刘禅在一起。发配远一些吧,又担心诸葛亮名声太大,如果在这个家族的影响下风吹草动,那就麻烦了。在“孝”字上做文章就简单多了,何况地理上,天兴又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且交通便利。相传晋武帝就曾到天兴视察过。于是,就为诸葛家族量身定做了一个去处,内移河东天兴,给先人守墓。尽忠不得,退而尽孝,明面上宣扬以孝治天下的国策,让诸葛京归得其所,实质上是要对蜀汉政权作最后的分化,其现实意义不可小觑。
有专家学者认为,天兴出生地一说是有明以来才出现的,不足为凭,现在“世传”有了着落,分析世传的缘由,加之内移河东的真相,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当初的天兴铺在庙会期间能撼动三省,成为汾阴古道上影响巨大的庙会,可见诸葛亮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诸葛亮《诫子书》虽属阳春白雪,但淡泊宁静这样的话在这里人人皆知。诸葛亮文化中的励志向学、勤劳智慧、诚信不欺已经成为深入当地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
五
近代,这一带还出现过一位爱国将领,他的名字叫傅作义。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沿着汾阴古道外出追求梦想,最终成长为一代抗日名将。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毁家纾难,抵御外侮,守涿州,激战百灵,日寇闻风丧胆;他促成北平和平统一,保全了百姓,保全了古建,保全了文化,心中始终装着民族大义。他后来担任新中国的水利部部长,为治理水患殚精竭虑,淮河边有他的足迹,黄河中有他的倒影,家乡的人们至今提起将军不同时期的丰功伟绩依然津津乐道。
如今来到将军故里,安昌仁义巷静静地诉说着这位出身平凡的伟人,他的家乡情结、他的勤政廉洁、他的历史功绩无不感召着后人。
六
前贤后士令人敬仰,汾阴古道的美食同样让人难忘。
不管是传说中诸葛亮母亲爱吃的“薄脆”,还是大刀羊肉面、油酥火烧这些非遗产品,抑或是名不见经传的油糕、卜刀、凉粉饸饹,虽说都脱离不了山西面食这个范畴,但其独特的风味,既是游子思乡的充足理由,又是行路之人对汾阴古道的味觉记忆。
相传,诞下诸葛亮后,他的母亲喜欢吃面粉加花椒叶擀成的薄饼,这种薄饼不蒸不煮,而是要夹在石头中间加热,依靠石头的温度定型烤熟,其间要不停地翻动,以便均匀受热,俗称“打擀馍”,相传吃了这种在石头中做成的称为“薄脆”的面食,孩子结实又聪明。直到今天,这里还保留着产妇吃“薄脆”的习俗,这也是一种文化承袭。
大刀羊肉面经过和面、醒面、揉面、枕面和切面,其中的匠心不亚于琢磨美玉。不只是面,其秘制酱料是阳光与时间共同作用下的产物,酱汁臊子浇于面上,激发了面条原本的麦香,麦香与肉香缠绕飘散,那绵长的滋味似是从古飘至如今。
油酥火烧起初是给远行客商准备的干粮,油和的面醒发后,掺着油酥反复揉搓成饼坯,比起一般的发面饼、烫面饼颜色都要深许多,再经炭火烤制黑乎乎的,但饼香却是挡不住的。这种火烧中油的比例大,因此保存的时间长,过去出远门的人背上一袋子,就是在大夏天,走上十来天,吃到最后,不干、不硬、不发霉。现在,油酥火烧已然失去了当初的那种保鲜功能,但作为一个地方的美食,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和传播。
品美食,我们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氛围,昝家甑糕、孙师大刀羊肉面等许多百年老店能持续红火的秘密便是良心经营,童叟无欺。还有飘满大街的油糕旗子,四片油糕、冠英油糕等,每一面旗下都有一个翻腾的油锅,每一面旗下都有一张张经营者写满沧桑的脸。他们的勤劳、耐力与实诚,是做人的本色,也是能把小本生意做大的底气。长途跋涉的旅人,趁热吃下油糕,那份香甜足以抹去一路的风霜,治愈所有的心酸。
汾阴古道,一条催生文明的古道,尽管已经淹没在岁月的烟尘中,但依然隐藏着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密码,让后来者去探索发现并传承久远。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