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说说“走马观花”

来源:科教新报时间:2024-07-12

□梁文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唐代孟郊颇为有名的《登科后》诗,此诗不仅明朗畅达、别具情韵,还给后人留下了两个成语:一个是“春风得意”,另一个即是本文要说的“走马观花”。

《旧唐书·孟郊传》载:孟郊出身贫苦,从小勤奋好学,且很有才华。青年时曾隐居于河南嵩山。在母亲的劝导下,才去长安应考,可连续两次落第,受尽冷落和讥笑。但他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刻苦攻读,第三次终于考取进士,此时他已46岁。

金榜题名,使孟郊心中郁结的闷气如风吹云散,心里有说不尽的畅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两句诗的神妙之处,在于情与景会,意到笔到,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然而,偌大一个长安,无数春花,“一日”又怎能“看尽”呢?原来是“马蹄疾”,骑在奔驰的马上观花。

既然是“马蹄疾”,为何不说“跑马观花”?这得从“走”的字义说起。“走”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金文和篆书字形上都有一个两臂张开跑步的人形,金文和篆书的下部是一只大脚(止),合起来表示这个人正甩动着两臂、大步向前,即表示奔跑的意思。在古汉语中,“走”的本义就是跑。 (《科教新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