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4-05-24
孙琬璐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但凡开车上路必备机动车驾驶证。在古代,人们多骑马,那么骑马需要“驾马证”吗?
在正式骑马上路之前,古人也得按照规定和章程拿到“驾马证”,一点儿也不比现在考驾照轻松。“驾马证”的由来可以追溯到秦朝。秦朝《除吏律》中记载,如果一个人连续四次没有考到驾马的证件,就要被罚做一定的徭役。当然,这是针对在战场上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骑兵而言的。但是,你也不要以为普通百姓考“驾马证”能轻松多少,百姓“驾马证”考试的流程、内容、标准与骑兵的是一样的,只是少了些限制而已。
在唐朝,除了“驾马证”,还有“牛车证”“驴车证”等,考试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唐律》中提到,驾驶员必须持证上岗。此外,拥有上述“驾驶证”的人必须在官府备案。在有运输需求时,雇主只能聘用这些人。
不过,大家也不要过于高看这些“驾驶证”。虽然当时拥有“驾驶证”的人少之又少,在一定程度上算是美差一件,既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又可获得一定的社会信赖与尊重。可是一旦出了问题,真正担责任的就是驾驶人员。所以,唐朝的“驾驶证”可以说是一个有效的问责机制,以此约束驾驶人员,使其遵守交通规则。
下面,我们以秦朝的“驾马证”考试为例,看看考“驾驶证”要考几个科目。
科目一俗称马脖子系铃铛。考试时,考官让考生驾马跑起来,马脖子上铃铛发出声音的节拍必须和马蹄的节拍保持一致。科目二有点儿像现在考的曲线行驶,俗称“S弯”。考试时,考生驾马沿着蜿蜒曲折的河道奔跑,且不能让马蹄沾水。科目三俗称直线行驶,就是让考生驾马沿着操场的旗杆奔跑且不能触杆。科目四是上路实践操作。多辆马车交叉行驶,且彼此之间不能有任何触碰或剐蹭。最后便是科目五,俗称射杀野兽。考生要驾马把野兽驱赶到指定区域,并顺利将其射杀。
古人考“驾马证”并不容易。因为驾驭的牲畜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受惊,所以驾驶畜力车上路既要遵守交通规则又要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可谓难上加难。 (《江苏科技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