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古人教子:注重培养品行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4-05-24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由婶母一手抚养长大。顾炎武从小聪颖,常被夸赞,渐渐滋长了骄傲的情绪。婶母觉察后,让他背诵并解释《卖柑者言》。这是一篇寓言杂文,用形象的比喻揭露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达官贵人的腐朽本质。顾炎武解释得很清楚。“还有什么别的意思吗?”婶母追问。顾炎武无言以对。“文章的讽刺对一般人不也很有教益吗?如果做学问刚有一点进步就骄傲起来,满足于一知半解,不也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吗?”顾炎武闻言大窘,从此立志进取,勤于修身。

三国人孟宗10岁时,母亲送他到南阳求学,临行前,特意为儿子做了厚褥大被。南阳气温较高,用不着厚褥大被,邻人感到奇怪,便问为什么。孟宗的母亲说:“我儿年幼无知,不懂得怎样和同伴们相处,不会帮助别人。我想,求学的同伴中难免有缺衣少被的,我是要他和那些家境贫穷的同伴同铺一条褥,同盖一条被,这样,可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受到良好的影响和熏陶。”孟宗母亲用心良苦的话语里闪现出朴素而高明的智慧。

专家点评:与重学崇文相比,历代“贤母”更注重对孩子品行的培养。她们都把良好行为规范和优秀品质视为做人的根本,巧妙地输送到孩子心里。 (《德州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