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5-13
贾玉祥
“您好,您慢点!”前不久的一天上午9点多,当我刚踏上市区13路公交车时,司机牛志峰一句热情的问候传到了我耳里,顿使我感到特别温馨、心情愉悦,急忙回应道:“您好,您好!”此时还有几位老人也上了车,牛师傅都一一问好,并嘱咐老人走慢点。当所有老人都坐好后他才启动了车,老人们都夸牛师傅服务态度好,有爱心。其实,在我市公交战线上,像牛师傅这样的优秀司机不在少数。他们是市民的朋友,也是我们这个城市文明的窗口和名片。
以前我很少坐公交车,尽管我有公交敬老卡,坐公交车是免费的,但还是留恋我骑了几十年的自行车,一是方便快捷、说走就走,二是锻炼身体、增强意志,三是观赏风景、一举多得。但骑自行车对高龄老人是有一定风险的,所以去年6月份我接受家人们的建议不再骑自行车了,凡外出均乘公交车,这使我又有了一个不一样的体验。
公交车里就像是一个流动的小社会,是不断变换的小杂院,也是城市会客厅,各式各样的人物都可在车上出现。随着人们素质不断提高,在这个人们短暂相聚、流动频繁、空间不大的车厢里依然会发生许多故事,使人感受到一种特有的乡情、亲情和人情。于是,我记录下了在公交车上的一些见闻。
去年11月9日,我坐上了女司机王蓉芳驾驶的12路公交车,同时上车的还有几位老年人。老人们都上车后,王司机便招呼他们坐下来,一位老太太动作比较慢,她对老太太说:“大娘,等您坐好了,我再发动车。”车上的其他人也都耐心等待,待老太太坐好后,王蓉芳才启动了车。
去年11月14日,33路司机郝哲峰看到上车的一位老人没有座位,他没有马上开车,而是先广播希望有乘客为老人让座。一位中年妇女立即把座位让给了老人,而中年妇女身旁的一位年轻女子又立马站起来把自己的座位让给她,她们相互推让,感动了许多乘客。
今年3月15日是周五,中午11时左右,99路公交车一下上来了许多放假准备过周末的高中生,此时车上有很多空座位,学生的到来让车上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公交车行驶一站后,上来了好几位老人,和我坐在一起的两位女学生立马把座位让给了他们。过了几站,老人们下了车,车上有了座位,女学生便坐下了。然而到了下一站,又上来了几位老人,她俩二话没说,连忙站起来把座位让给了老人们。一路上她们多次让座,自己则站在旁边,仿佛早已习以为常。
这两个女孩和其他很多年轻人一样,已经把尊敬老人的意识变成了自己的自觉行动,给流动的会客厅增添了温暖的色彩。
公交车对市民来说方便、舒适、快捷,它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力军,也是一个城市的对外窗口,集中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氛围和文明程度。近年来,我市的公交事业飞速发展,促进了我市的经济发展,方便了群众的生活,因而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热情点赞。尤其是从司机到乘客,在敬老爱老上的点滴奉献,让老年人出行时更暖心、更感动。也祝福我们运城的公交车锦上添花,越来越好。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