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运城时空>

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4-04-03

王天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所作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事关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笔者深切感受到,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应该积极响应、立即行动,凝聚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的磅礴力量,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步伐,奋力谱写教育强市新篇章。

建设教育强市,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指引。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人才的高度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发展的高度和国家竞争的真正实力。只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指引,才不会迷失方向,才会自觉增强建设教育强市的责任感、使命感。我们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师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要不断完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体系,全面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建设教育强市,必须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就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历史也充分证明,我国教育之所以能取得伟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我们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就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要把加强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当成重要职责,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对教育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议事日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一定要熟悉教育、关心教育、研究教育,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建设教育强市,必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市,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市的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同时,加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标准化、专业化、法治化建设。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将在重要政策举措、重点工程项目安排、重大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部署和全面加强,这是教育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我们要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强弱项、补短板、固底板、扬优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教育现代化。

建设教育强市,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必须把握的重要问题。我们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切实抓好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学生体质强健计划、美育浸润计划,实施劳动习惯养成计划、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坚持育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建设教育强市,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待遇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我市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今后,要立足教育强市建设的实际需要,持续深化“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不断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升教师管理水平;积极开展校长、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着力提升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和教师综合素质及教学能力;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支持与鼓励教师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

建设教育强市,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国,归根结底是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应该把人民满意作为建设教育强市的根本评判标准,切实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要加快构建完善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等方面的差距。要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重点推进学校建设标准化、城乡教育一体化、师资配置均衡化、资源共享智慧化、教育关爱制度化。要着眼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要素,创新育人方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继续搞好“双减”工作。要聚焦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降低教育成本、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等热点、难点问题,全力以赴办实事、解民忧,多措并举让人民群众享有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