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关注“星星的孩子”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4-03

  “医生,我的孩子快两岁了,怎么还不会说话?妇幼保健科的大夫建议给孩子筛查一下孤独症,孤独症是精神病吗?如果孩子是这个病,那怎么办?孩子这么小,怎么会得这个病?”母亲唉声叹气,甚至低下头哭泣,但很快又擦干眼泪,只是不想让大夫看见自己的窘相。

  “医生,我的孩子(3岁)总是很冷淡,眼睛根本不看我们,而且一个小球就可以玩一个小时,甚至一个下午。”患儿父亲边向医生询问,边小声责怪一直照顾孩子的母亲,认为她不会教孩子。

  “你好啊,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孩子并不理会门诊医生,即使大夫拿出大部分孩子都很喜欢的小玩偶,但孩子仍然不感兴趣,甚至大夫将玩偶塞到孩子手里,孩子也会很快将玩偶扔掉,只是自顾自地玩洗手池的水龙头,看着水流嬉笑,或者来回不停地去扒拉门把手。

  我的老师——北京安定医院儿少科副主任陈旭医生曾说过,她门诊室里的水龙头和门把手是经常坏的物件,就是因为此类孩童总是“锲而不舍”地“玩弄”。

  一个6岁的小朋友,上小学一年级3个月了,没有自己的朋友,也不知道周围同学的名字,在家只喜欢看纪录片,对其他少儿节目不感兴趣,与这个年龄的孩童似乎格格不入。

  对于家长们的疑问,我们需要警惕,这些孩童可能患了孤独症。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因为他们常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故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似乎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自我封闭,与外界隔离,独来独往。医学上,它是一个谱系概念,是指一组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的疾病,其特征主要包括:重复和刻板的行为,社交沟通、互动与人际交流的障碍,很多伴有对感觉的异常反应。

  对于父母,早期应该注意观察幼儿的下述情况:

  1岁时不会唠叨或指点感兴趣的东西;16个月时不会说单个单词;2岁时不会说双字短语;18个月的时候不会玩“假装”游戏(假装“喂”布娃娃);叫他们的名字,没有回应;曾经获得的语言或社交技能的丧失;避免眼神接触,喜欢自己玩;排列过度死板的玩具或物品;缺少或没有微笑和社交反应;不会与同龄的孩子交朋友;不会主动与别人开始对话,或持续与他人对话;缺乏想象力和不参与社交游戏;重复性或不寻常地使用语言,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单词或短语;异常强烈或特定的兴趣;专注于物体而不是周围的人;不灵活遵守惯例或习惯,稍微改变就会感到不安;给出与问题无关的答案;拍打自己的手,摇晃身体或旋转;对声音、气味、外观或感觉的方式有不寻常的反应。

  现在我们是不是对孤独症更了解一些了。其实,有些孤独症患者在某些方面可能非常聪明,有特殊的天赋,比如能背诵整本《新华字典》,而在其他方面,患者可能连基本的认知都没有;有些患者可能有丰富的词汇量,而有些患者只有极其有限的语言能力或者根本没有;一些患者完全能够处理所有日常生活,而有的患者则需要大量社会和家庭的支持,才能勉强料理基本生活。

  “医生,我的孩子两岁前都会背诗了,现在怎么这样了?”

  当我抬眼看,门诊室里一个3岁左右的小女孩正上蹿下跳,从就诊床上就要爬出窗户,但还是及时被母亲拉了回来,无论是医生还是母亲说话,都吸引不了小女孩的注意,她的精力过于旺盛,似乎有使不完的劲,会背诗的孩子现在是一句话和一个词都说不出来,时不时频繁地眨眼睛、清嗓子,是多动又是抽动,也可能是共病,我心里面嘀咕不会是“孤独症”吧,并小声说了出来,家属立马回应,其实在外面两个大医院已经看过了,在ADOS诊断标准下,专家们给了小女孩“孤独症”的诊断。我没有惊讶,只是接受了,姑且算是家属对我的一次考试吧!

  对于已经被诊断为“孤独症”的孩童,早期干预治疗非常重要。孩子年龄越小,神经发育的可塑性越强,干预效果越好。我在抖音上关注的“深圳市爱特乐团”,就是一群妈妈们为了自己的“孤独症”孩子组建的。一个个干净闪亮的大眼睛,在爱的鼓励下,演奏出他们的理想世界。

  我的门诊上也有已经长大了的“孤独症”大孩童们,在家长的耐心教导和呵护下,依然坚强地面对生活。

作者:稷山县精神病医院主治医师 茹凡

学术审核:稷山县精神病医院副主任医师 李永庆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