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1-20
□贾玉祥
父亲是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们兄弟四人分家后,生活一直捉襟见肘,于是他弃农经商,远走他乡。干了几年没挣下几个钱,他又回到了老家,经营起那几亩处于沟沟洼洼贫瘠的土地,以耕田种地为生。
父亲没有远大的理想、伟大的抱负,也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眼前如何支撑起我们这个吃饭人多、干活人少、入不敷出的贫穷家庭。在我的记忆中,我们一家五口,兄弟三人先后都上了学,母亲又是小脚,下地多有不便,地里的庄稼活儿几乎都是父亲一人在干,其艰辛可想而知。
但父亲从不怨天尤人,从不叫苦叫累,他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自己努力。因此,父亲一直在奔忙着,一直干到实在干不动才歇了下来。父亲的努力虽然没有改变我们家的贫穷状况,但却使我们的家得以延续,也使我们兄弟三人感受到在父母怀抱中特有的温暖和幸福。对于整个社会,父亲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是路旁的一株小草,但对于我们这个家庭,父亲就是根硕壮的顶梁柱,是一棵遮风挡雨、顶天立地的大树。
父亲纯朴真诚,与人为善,与世无争。他古道热肠,村里谁家有事都会主动前去尽力相帮,因而人缘特好,大家都乐意与他相处共事。村里的业余剧团每年春节前后都要进行排练和演出,父亲虽然不会吹拉弹唱,但管理戏箱和行头他却是不二人选,年复一年。父亲的努力大多在幕后,别人也许不知道,但他心里明白,有些事总是要有人去做的,有些艰辛总要有人去承受,无须逃避,也无须张扬。
父亲没有文化,识不了几个字,但他却希望他的孩子有文化。他鼓励我们兄弟去上学,谁能考上谁就上,都能考上就都去上,家里的困难他克服,这就是父亲的“政策”、父亲的情怀。为了我们上学,父亲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20世纪50年代,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我们兄弟三人都走进了学校。我在国家助学金的支持下一直上到了高中,后又被保送到军校,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我也是我们村第一个拥有大专学历的人。这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才有了今天的我和我的家庭。我们生活过得虽不光鲜富裕,但吃穿不愁,再也不会像父亲那样为生活而四处奔波。
我感恩父母,他们不仅给予了我生命,还给予了我一个与他们不一样的崭新生活的机会。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几十年了,如今我也进入了耄耋之年,但父亲的音容笑貌却经常出现在我眼前,还是那么亲切,那么温馨。父亲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财产,但却留下敦厚质朴、正直善良、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勇敢担当的优良品质,使我受用终生。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