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6-28
□古傲狂生
现代汉语里,“小鹿乱撞”算是个高频词,用以形容因为害怕(或其他情绪)而心脏急剧地跳动。括号里的文字是笔者加的,其实它几乎已经取代了害怕这种情绪,譬如说男女间恋爱时的心情,那种忐忑不安的劲儿,用小鹿乱撞来形容,可以说是无比贴切。那么,小鹿为何会乱撞?人们为何不用其他小动物来形容呢?
说起来,小鹿乱撞并非原典,此典故的原型是小鹿撞心头。出自元朝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您但提起刀枪,却早小鹿儿心头撞。”《西游记》三十九回也出现了:“那魔王(乌鸡国假国王狮猁怪)在殿上闻得这一篇言语,唬得他心头撞小鹿,面上起红云,急抽身向一个镇殿将军腰里掣了一口宝刀,就驾云头望空而去。”可见,至少在元明时期,小鹿撞心头这个词已深入戏曲和小说。至于它为何演化为小鹿乱撞就不得而知了。
为什么偏偏是小鹿而不是其他动物呢?首先,人们常见的家畜由于过于温驯,所以见了人根本不会害怕乱撞;其次,猛兽有的畏人,有的则袭人伤人,乱撞有,横冲直撞的更多。剩下的野生草食动物,太大型的像野牛、野猪撞击起来具有风险性,小型的像野兔冲击力则较小。而梅花鹿这种温和的动物,体型不大不小,尤其是小鹿会给人们留下非常“适宜”的视觉冲击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在古代中国,鹿是一种有祥瑞性质的动物,所以古人尤其是帝王贵族十分热衷于猎鹿。
不过,说句题外话,有视频显示,国外小鹿与校车相撞,校车挡风玻璃整块掉下来,把司机和学生都吓蒙了。看来,小鹿乱撞也没那么美好。
(《西安晚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