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3-06-21
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东吴智库研究员吴新星在光明网撰文说,城市老旧小区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如何提升老旧小区治理服务效能,是关系到在城市这一场域中能否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价值目标的重大问题。
目前,城市老旧小区呈现出人口老龄化叠加基础设施老化的“双老化”特征,社区基层党建、环境营造、协商共治、服务供给等方面面临着建设任务重、治理资源少等问题。
当前城市老旧小区治理服务要深度分析当前城市老旧小区居民的人口结构、需求结构,围绕居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客观需求和主观感受,把有限的社区治理服务资源用在解决居民“急难愁盼”的突出领域,不搞形象工程、盆景项目。注重从居民真实生活需求出发,构建政府有效主导、市场有力运营、社会有机协同和公众有序参与的社区综合体共建格局,实现社区综合体中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和公益服务之间的良性互动。
要格外关注社区养老服务供给问题,在老旧小区改造、美丽宜居城市建设等工作中注重对养老服务场所和设施、社区人居环境的适老化改造,在现有养老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分布式、多功能、专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探索开展“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等养老模式。
要积极探索数字赋能物业管理的新路,加强智能物联网在小区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创新打造智慧物业平台,为老旧小区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智能化保障。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