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古代“高考”小知识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6-14

宗合

咋排名次

“高考”成绩分三等:一二三甲。一甲只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称“三鼎甲”,都赐“进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根据官场需要),都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赐“同进士出身”。

考试时间

在古代,考试时间也是十分固定的,但并不限于一次考试,有的朝代有春考、夏考之分,最后决出状元的“殿试”,一般安排在三月里的春天,即所谓“三月廷试”。

古代的考试时间,一般分为三天,但不是像现在这样连着考,而是中间空出两天。

明、清两朝,乡试时间在阴历八月份,会试在阴历二月份,殿试在阴历三月份。乡、会两试的时间定在当月的初九、十二、十五三天。

要背哪些书

据统计,书生们要背诵《论语》《孟子》《诗经》《礼记》《左传》,共40多万字,全部都要精读背熟。此外还要看相当于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还有其他非读不可的经典、史书、文学书籍等。

 (《厦门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