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巴氏消毒法”挽救制酒业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6-08

□周洁

1862年4月20日,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首次完成了巴氏消毒法测试。

巴斯德是法国的化学家、微生物学家,他一生做过4件非常重要的事:用巴氏消毒法拯救了法国的葡萄酒业、用显微镜发现病蚕上的感染源挽救了法国的丝绸工业、发现酒石酸的旋光性、发明狂犬疫苗挽救生命。

巴氏消毒法被发明时,是为了拯救法国制酒业的一场危机。

某一年,法国立耳城的制酒作坊里发生了一件怪事,原本香味芬芳的酒散发出了一股酸气,酒的风味也发生了较大改变,一批批酿好的酒全部都堆在酒窖里,再也卖不出去,酒厂老板十分焦急。

此时,有酒商找到巴斯德,巴斯德依靠着一台老式显微镜发现,好的原汁中有小椭球形的生物,也就是酵母菌,而在变酸的酒液中,则是小杆状体,也就是乳酸菌取而代之。

在跟细菌周旋的岁月中,欧洲人积累了不少有价值的发现。巴黎一位大厨发明了一种食物保存方法,就是把食物装在玻璃罐里,密封之后再煮熟,这样处理过的食物,在常温下放置几个月都不坏。

巴斯德得到了启发,是否可以用加热的方法来杀死酒里面的乳酸杆菌呢?他把整桶原汁(含酵母菌)高温烹煮,经过高温烹煮后的甜菜浆没有变酸,但是,也没有变成美酒。因为高温不仅能杀死乳酸杆菌,也能杀死酿酒的酵母菌。

于是,巴斯德决定把原汁加热之后冷却,然后再加入酵母菌。这个设想成功了,但拿到酒厂里实验之后,酒还是有不少变酸的。原来,这种方法在实验室中的无菌环境里能够成功,但在酒厂后续的一系列的操作里,仍可能被乳酸杆菌污染。

巴斯德又把封闭的酒瓶泡在水中,加热到不同的温度,试图杀死乳酸杆菌,同时不破坏酒的风味。经过反复多次的实验,他发现,温度的高低是关键:加热,但是不要达到沸点。只要把酒放在55℃的环境里,保持半小时,即可杀死酒里的乳酸杆菌,而酒的口感却不受影响。这个简单的方法挽救了法国的制酒业和乳业,并被沿用至今,在食品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是著名的“巴氏消毒法”。

 (《新民周刊》)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