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曹氏书仓的故事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5-11

□陈德弟

两汉之际,有一位大藏书家曹曾。据《后汉书》记载,曹曾字伯山,济阴(今山东菏泽)人,年轻时师从大儒欧阳歙(xī),主攻今文《尚书》,学成后,他也当了经师,招收门徒三千人,传经授学,可见当时研治经学之盛。曹曾因精通《尚书》,当上了谏议大夫官。他的儿子曹祉,亦因明习经书,官拜河南尹,继承父业,继续传授今文《尚书》。

他的家庭很富有,“家财巨亿”,他很孝敬母亲,每天都给老母做好饭好菜。曹曾很爱读书,有藏书的情结。他边授经学,边大量购书,“天下名书,上古以来,文篆讹落者,(曹)曾皆刊正,垂万余卷”。万卷图书在当时藏书家中是极罕见的,他所藏不仅有名著,而且还很古老。凡遇到文字错谬缺失之处,他都亲加勘正补苴。王莽篡汉,天下大乱,兵匪烧房焚屋,曹曾害怕这些珍贵书籍遭遇兵燹,于是“乃积石为仓以藏书,故谓曹氏为‘书仓’”。他用石头建了个粮仓,不藏粮而藏书,人们称他为“书仓”。此后,“曹氏书仓”成了赞扬学者藏书多、读书夥的代名词。

光武帝刘秀灭王莽、平天下,为笼络人心,“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采求阙文,补缀漏逸。先是四方学士多怀协图书,遁逃林薮(sǒu)。自是莫不抱负坟策(即书籍),云会京师”(《后汉书》)。曹曾亦积极响应新政府的号召,将“书仓”所藏,全都捐献给官方,一连装载运走许多车,获得政府旌表。弟子们也非常感激他的仁德,于精庐(即学舍)外为之立祠,称作“曹师祠”。(《今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