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全职儿女是啃老还是新职业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5-11

□刘祺力

“全职太太”“全职妈妈”谁都知道,那你有没有听说过“全职儿女”?这个新词现在非常火。有人说,“全职儿女”是一个新型职业;有人说,这就是新型啃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全职儿女”成新现象

在许多网络平台上,都能看到“全职儿女”的身影。社区网站豆瓣有个名为“全职儿女工作交流中心”的小组,如今已汇聚了3478名“打工人”。

所谓“全职儿女”,说的是一些年轻人将父母或祖辈当作“打工”对象,他们脱产寄居父母处生活,通过付出一定的劳动来换取经济支持。“全职儿女”看似躺平,其实背后隐藏着就业焦虑。云南临沧27岁的陈都嘟大学毕业后,曾在成都从事与房地产相关的工作。受疫情和房地产下滑的双重影响,她的收入锐减,压力也越来越大。今年1月,她索性辞职回家,做“全职儿女”。陈都嘟工作后,很少有时间在家陪父母。如今,她没了工作,但父母觉得只要她能陪在身边就挺好。不过,陈都嘟只是将“全职儿女”当作过渡,“父母不可能管我一辈子”。她一直在寻找新的职业方向。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全职儿女”都以考研、考公等为目标,他们中的许多人暂时没有下一步计划。

七成老年人表示“理解”

在过去,寄居父母家、依靠父母获得生活费的年轻人,会被直接扣上“啃老”的帽子。现在,情况似乎在发生变化。5月4日、5日,记者在多个读者群进行调查。112名读者中,对“全职儿女”表示理解的约占73%。湖北宜昌65岁的刘兴荣认为,年轻人找工作困难时,选择回家和父母一起生活一段时间,一边学习提升自己,一边照顾家庭,何乐而不为?

也有27%的读者认为,“要视情况而定”。其中,最大的争议是这样做没出息,“父母对孩子的期待,难道就是做‘全职儿女’照顾自己?”

“全职女儿”应对养老压力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全职儿女”是一种个体的选择,实际上相当于父母把家里面请保姆的钱用在孩子身上。熊丙奇还提到,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今后可能会有更多年轻人在权衡自己的工作、生活与家庭的需要之后,选择做“全职儿女”。

事实上,对人到中年的第一代独生子女来说,做“全职儿女”可能是个比较好的选择。生活在江苏一座三线城市的阿花,原本在便利店工作。作为“80后”,她需要同时兼顾包括父母、公婆、自己家在内的3个家庭。2022年下半年,母亲、婆婆先后生病,请护工、陪诊、随侍在床……一番计算后,阿花离职回家成为“全职女儿”。“老年人的数量在快速增长,必须有一部分人在家里照顾老人,不可能个个都是成龙成凤的,个个都出去。”阿花说。

(《快乐老人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