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运城时空>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3-03-29

郭秀珍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优化营商环境对于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整治“吃拿卡要”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工作安排,是政府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的具体表现,是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顺应了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反映了我们对营商环境的认识不断深化。

“营商环境”的概念源于2003年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世界银行把企业的全生命周期划分为创业阶段、获得场地、获得融资、日常运营、在安全的商业环境中运营5个阶段,设置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中小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办理破产、劳动力市场监管、政府采购等12项一级指标,对参评经济体营商环境便利度进行评分和排名。这套评价体系指标设计科学,重视企业获得感,具有可比性。20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世界银行关于营商环境的评价指标虽然也在调整,但是,每年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却一直是国际上对投资预期影响最重要的参考,也成为影响我国改革议程的重要因素。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快速转变,党和政府对营商环境越来越重视。首先,在思想认识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其次,在实践中,围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出台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规范政府行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基于法律规则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给群众经商办企业更多的自由和便利;积极参与新形势下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修订,加强与国际规则接轨,对标对表科学先进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营造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在此过程中,我国市场主体持续稳定增长,截至2022年8月底,登记在册市场主体总数由2012年的近5500万户增长到1.63亿户,年平均增幅达12%。企业质量也明显提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企业达2300多万户。市场主体活力的持续增强折射出我国营商环境向优向好发展的趋势,根据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的排名,我国营商环境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的排名由2013年的第96位跃升到2020年的第31位。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2020年两次视察山西省均对营商环境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以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动经济转型发展”“改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投资和企业参与山西发展”“持续在营商环境等重点改革领域攻坚克难”。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省委、省政府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战略工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保障,紧抓不懈,强力推动。2020年1月18日,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提出“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优化营商环境目标。省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提出要全面创优营商环境,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打造无差别、无障碍、无后顾之忧,可预期、可信赖、可发展的“三无”“三可”的营商环境。《山西省“十四五”营商环境建设规划》确立了分三步走的阶段性建设目标:2021年年末,省营商环境总体制度框架体系基本形成,到2023年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压减30%以上,互联网+监管应用率超过80%,力争1个—2个城市成为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到2025年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基本形成。《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力促进市场主体倍增30条工作措施》等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的政策和措施,为市场主体构建起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推动“放管服”改革落到实处,促使市场主体倍增,为我们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提供了制度保障。

2020年以来,运城市把培育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到全市“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中,研究制定了《市场主体培育“十四五”专项规划》,明确提出市场主体总量年增长15%的目标任务。以群众满意度作为工作硬指标,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优化营商环境的做法,我们深化改革促开放,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做法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开发区“标准地”改革、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全省领先;“商事登记‘四级’全帮办,市场主体倍增激活力”典型经验被确定为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1+1+9”推进模式、“四零服务”机制等经验做法在全省范围内复制推广。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服务好特殊时期企业复工复产,行政审批部门推出“全链条式”审批,采取代办式、保姆式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最多跑一次”的服务理念,让企业切实感受到“放管服”改革释放的红利。细致的安排、扎实的工作,形成了推动市场主体倍增的强大合力。截至2022年年底,市场主体突破50万户,规上企业超过900家,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外贸进出口增速均稳居全省前列。

然而,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营商环境的改善是一场没有终点的“竞赛”。深化“放管服”改革已经到了深水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政策措施在落地过程中还存在不到位的情况。整治“吃拿卡要”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就是坚持问题导向,面向全市承担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的行业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变“管理者”为“服务者”,以企业的视角寻找不足,对接企业的高频需求,切中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聚焦行政审批环境、市场要素环境、政务服务环境、监管执法环境和法治保障环境,严格监督执纪问责,整治破除30种“吃拿卡要”行为,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良好环境。后疫情时代,抓住机遇、化解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对营商环境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对表国家要求、对标发达地区做法、对接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