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王勃也曾隐居龙门黄颊山谷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3-03-07

任罗乐 薛毅斌

初唐诗杰王勃,生于650年,唐绛州龙门县(宋改河津县)人,其代表作《滕王阁序》千古称奇,家喻户晓,但王勃曾经隐居河津黄颊山谷的经历,却不为人知。近期,我们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的《王洛客墓志》中,发现了这一碑证。

王洛客是盛唐时期著名诗人王之涣的叔父,生于653年,卒于712年,比王勃小3岁,官至唐正议大夫试大著作上柱国,与王勃都属于古代太原王氏族系。据《书法丛刊》2002年第三期首次公布的“唐《王洛客墓志》(新出原石、初拓)唐先天元年(712年)十月十三日记载:王洛客“五岁便受诗礼,诵数万言,八岁能属文,十一通经史……时有同郡王子安者,文场之宗匠也。力拔今古,气覃诗学,吮其润者,浮天而涸流;闻其风者,抟扶而飙起。君常与其朋游焉。不应州郡宾命,乃同隐于黄颊山谷”。这段碑文首次披露王勃隐居河津黄颊山谷,此经历却鲜为人知,古今《河津县(市)志》亦无记载。

《王洛客墓志》记载王勃与王洛客一同隐居黄颊山谷,但没有交代具体时间。我们参考专家学者的推考,也认为:王勃与王洛客一同隐居黄颊山谷的时间,应在王勃674年(二十五岁)出狱后至675年(二十六岁)挥写《滕王阁序》之间。

毛泽东主席生前在一本清代项家达所编的《初唐四杰集》批语中,对王勃作《滕王阁诗序》的时间作过考证,主席批语说:“他到南昌作《滕王阁诗序》时,应是二十四五六。”毛主席对王勃的文学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这个人高才博学,为文光昌流丽,反映当时封建盛世的社会动态,很可以读。”

当代学者黄清发在《王洛客墓志考》一文中,对王勃隐居的时间作了推考:“故王勃隐居黄颊山,应为麟德元年(664年,王勃15岁)”。学者孟国栋认为不妥,他在《王勃隐居生活研究—以新出土〈王洛客墓志铭〉为依据的考察》一文中作了详细的推考,认为王勃隐居黄颊山的时间应该在遇赦除名后。唐初四杰之一杨炯的《王子安集序》说:“(王勃)咸亨之初,乃参时选,三府交辟,遇疾辞焉。友人陆季友时为虢州司法,盛称弘农药物,乃求补虢州参军。坐免岁除,寻复旧职。弃官沈迹。就养于交焉。”所谓“坐免”,当指杀官奴曹达一事。据《旧唐书·王勃传》记载:“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事发,当诛,会赦除名。”《新唐书·王勃传》亦云:“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关于官奴被勃所杀一事,历来学者都有论述,两唐书均有载记,即为同僚所嫉,谋杀官奴曹达,达到诬陷王勃的目的,因而王勃有了归隐的念头。

曹达被杀当年,是咸亨五年(674年),八月唐高宗下令改元上元元年,大赦天下,王勃出狱当在此时间段内,也就是杨炯所说的“岁除”。孟国栋在考察中认为,王勃回到龙门隐居当在此间,即“上元元年(674年)秋至上元二年(675年)秋之间。王洛客在此时与王勃同隐。其时王勃二十五岁,王洛客二十二岁。”孟国栋的推考与毛主席的考证相吻合,比较合乎情理。

关于王勃隐居的地点——河津(唐代称龙门县)黄颊山谷。黄颊山谷地处河津北山,是王勃的家乡所在,也是其祖父王通隐居授徒和叔祖王绩隐居之地。元代王思诚《图王绩弃官隐黄颊山记》记载:“黄颊山,在河津县东北四十里。山半有袁达寨,一峰屹峙,旁通峪,东西对峙。入峪二百武,山回涧曲,峰峦四合。东岩下有新旧石城。岩仰出,似抱腹,城倚岩,甃石为之。新城北有石壁,高四丈,中开罅,相距尺许;内有石潭,似仰瓮,泉汇为池,名莲花池。池水流石间,循峪出,即白牛溪也。溪上即文中子授经地,有东皋子《黄颊山诗》石刻。西山由峪口北上,路峻,名阎王坡,数里复折东北。有石楼,上狭下广,状方正似楼。东山壁立,崩崖尤峻削。西崖有文中子洞。洞北百武,繇佛殿陟石梯而上,又架木梁,梁西为王绩洞。峪外壤广衍,即东皋也。东邻姑射山,接稷山界。直南汾河似带。东皋下为南渚,去峪五里许,东皋子栖此赋之:独居南渚,时游北山,西穷马谷,北达牛溪。”光绪版《河津县志·山川》记载:“黄颊山在河津县东北三十五里,即文中子王通、东皋子王绩隐居之处。”

黄颊山谷是王通、王绩、王勃祖孙三代的隐居地,王勃的祖父王通和叔祖王绩都有隐居龙门的经历。

先看王通。杨炯《王子安集序》云:“祖父通,隋秀才高第,蜀郡司户书佐,蜀王侍读。大业末,退讲艺于龙门。其卒也,门人谥之曰文中子。”《旧唐书·王勃传》也说:“祖通,隋蜀郡司户书佐。大业末,弃官归,以著书讲学为业。”王绩《负苓者传》言及王通:“昔者,文中子讲道于白牛之溪。弟子捧书北面,环堂成列。”又其《游北山赋》云:“白牛溪里,岗峦四峙。信兹山之奥域,昔吾兄之所止。”自注:“吾兄通,字仲淹。生于隋末,守道不仕。大业中隐于此溪,续孔子六经,近百余卷。门人弟子,相趋成市,故溪今号王孔子之溪也。”

再看王绩。他曾于贞观三年(629)因疾罢归龙门,后又移居河渚,“不与悠悠闲人相唱和”。其《答处士冯子华书》云:“吾河渚间,元有先人故田十五六顷……近复都庐弃家,独坐河渚,结构茅屋,并厨厩,总十余间……床头素书三帙,《老》《庄》及《易》而已……忽忆兄弟,则渡河归家。维舟岸侧,兴尽便返……或时与舟人渔子分潭并钓。俛仰极乐,戴星而归。题歌赋诗,以会意为功。不必与夫悠悠闲人相唱和也。”王绩还有《望黄颊山》诗,是其隐逸黄颊山的直接表述。

综合起来看,王勃家族中的王通和王绩之所以都隐居于此,说明其家族在黄颊山中有一定的田产,能给隐居生活提供足够的保障。不仅如此,王通还在此授徒讲学,王绩也曾在河渚上吟诗作赋,足以说明这一隐居环境有着较好的文化底蕴,故而成为王氏家族颇为崇尚的隐居之所,王勃与王洛客隐逸于此,对于文学修养的提升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王勃在隐逸期间还创作了不少作品,这些作品除了反映他的隐居生活经历,还时时表现出官卑职微、颠沛流离的情状。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是诗序,可以确定者有:《夏日登韩城门楼寓望序》《冬日羁游汾阴送韦少府入洛序》《上百里昌言疏》《感兴奉送王少府序》等。

资深历史学家认为,影响中古文学发展进程的太原王氏,有三个族系:一是王通、王绩、王勃一系,二是王之涣一系,三是王维、王缙一系。以前研究初盛唐文学,并不很注意其家族的传承,而从新出土墓志中,却可以找到这三个族系相互联系和传承的线索。这三个族系共出土墓志二十余方,仅王之涣一族就出土九方,而王之涣夫人李氏墓志就是王缙所撰。在传承过程中还可以看到各族的特点,如《王洛客墓志》记载他与诗人王勃同隐黄颊山谷的经历,参以大儒文中子王通和诗人东皋子王绩的隐居,后来又有王维的隐居,可以概括出太原王氏这一家族谱系都较为崇尚隐逸的特点。从新出文献的视角研究初盛唐文学演进,太原王氏家族就是一个缩影。新的史料为太原王氏在唐代河东三支文化巨匠之间的互连互动、相互影响提供了新的实证资料。

在河津历史名人中,王通、王绩、王勃祖孙三代被尊称为“三王”,三王故里成为河津人的骄傲,三王隐居黄颊山谷更是河津人的自豪。晋朝周续之、刘遗民、陶渊明三人,因三人隐居于浔阳,故称为“浔阳三隐”;隋唐王通、王绩、王勃祖孙三人曾隐居绛州龙门黄颊山谷,称其为“龙门三隐”,无疑为河津人文历史增添厚重感。黄颊山谷的玉皇庙、永兴禅寺、祖神庙倾圮了,白牛溪水干涸了,飞云洞前那些环堂成列隋唐精英们,从这里走出,施展其龙韬豹略,成就了王通的济世经邦学说。东皋田园滋育了王绩闲情逸致和通透……古碑碣在风侵雨刷中剥蚀了文字,唯有三王(王通、王绩、王勃)洞,隐隐约约,承载着王勃在黄颊山谷隐居的经历,幸有《王洛客墓志》见证了这段历史。

河津文脉绵亘,钟灵毓秀,一方热土为“三王”植入盖世才华,青山绿水为“三王”成就隐逸理想,“龙门三隐”——在新时代龙门大地树起又一枚绚丽的文化名片,为厚重的河津史册新添一页夺目的人文华章!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