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助残增福祉 共绘新篇章

——市残联第八次代表会议开启我市残疾人事业新征程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2-21

本报记者 范楚乔 郝丽莎

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培训残疾人1.09万人次,民生实事任务率先超额完成、领跑全省……5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残联紧紧围绕工作大局,凝心聚力、主动作为,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残疾人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近日,市残疾人联合会第八次代表会议召开,刘红平当选市残联第八届执行理事会理事长,会上还选举产生了我市参加山西省残联第八次代表大会的20名代表。会议总结了过去5年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成果,并从就业创业、残疾儿童康复、文化体育活动、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对未来5年的重点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推动就业创业

让残疾人勇敢追梦

5年来,市残联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技能技术培训、产业帮扶等活动,帮助更多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助力他们重启精彩人生。

我市积极推进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举办了90余次专场招聘会,为高校残疾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推动残疾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同时,积极开展产业帮扶,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农村助残扶贫等项目,投入资金955.7万元,为2722户农村残疾人家庭提供了帮扶服务。

在技能培训方面,市县两级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137期,培训残疾人1.09万人次,投入培训资金2128.84万元;实施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项目,投入资金238.69万元,为3845名农村困难残疾人提供了培训服务。此外,我市还开展了“共创、共担、共享、共赢”活动,加快政策统筹,累计投入108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实现了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全覆盖。

未来5年,我市将继续开展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为有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残疾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将健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常态化机制,并推进依法足额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做好小微企业残保金免征工作;对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我市将开展“一人一策”就业服务,探索针对精神、智力残疾人的支持性就业服务。

强化托底保障

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

近年来,市残联紧紧围绕残疾人康复、托养、残疾预防、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民生需求,聚焦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层次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事,使得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在民生实事方面,0岁至6岁儿童残疾筛查诊断服务项目、疑似残疾人残疾评定项目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服务项目3项指标,连续五年领跑全省;辅助器具适配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康复服务率和基本辅助器具适配率均超额完成省定目标。

在托养服务方面,我市实施“阳光家园计划”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中央彩票公益金和省彩票公益金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537.3万元,为5559名残疾人提供了不同形式的托养服务。同时,我市实施中央、省彩金助学项目,投入资金315.7万元,551名残疾儿童和学生得到资助。市残联实施“克敏助学”活动,由临猗漆器工艺有限公司出资,至今共投入约150万元,资助了480名残疾人大学生及残疾人子女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在特殊教育方面,体系更加完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超过95%。

此外,市残联有序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扎实给力的出行服务,让残疾人有爱无“碍”。市残联还联合运城市广播电视台开通手语节目和残疾人相关专栏;实施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累计为580户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提供家庭无障碍改造服务,投入资金384万元;为两万余辆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发放燃油补贴,补贴总金额558.8万元。

未来5年,我市将全面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全生命周期残疾风险综合防控体系,推进健康教育,提供系统连续的筛查、诊断、治疗、康复一体化服务。同时,深化残疾人社区康复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设心理健康工作室,不断提升残疾人的幸福指数。

我市将推进残疾人事业法治化进程,加大各级残疾人法律救助站规范化建设力度,支持更多残疾人、残疾人亲友和残疾人工作者进入各级人大、政协,代表残疾人参政议政。同时,将加快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推进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公共服务场所、商业区、居民社区、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等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和无障碍改造,并对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继续进行无障碍改造。

此外,市残联将继续深入开展“助残四季行”“克敏助学”等关爱行动,进一步擦亮和打造我市助残服务品牌,带动全社会帮助残疾人,增强新时代道德共识和行动自觉。

开展文体活动

点亮残疾人幸福生活

5年来,市残联以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带动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展示了我市残疾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和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

2021年,我市两家企业被中国残联确定为第二批全国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对提高我市残疾人参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热情、增加残疾人家庭经济收入等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更好地带动了我市残疾人文化事业发展。

在“助残四季行”系列活动中,市残联以“全国助残日”为契机,开展“世界读书日”、文化进家庭“五个一”项目、残疾人书画摄影艺术作品展等活动,为残疾人搭建了展示才华的平台。

同时,我市不断推动全市残疾人体育事业健康发展。上万人次参与特奥日活动,特奥足球、轮椅击剑、旱地冰壶等残疾人体育项目,多次代表山西省出征全国体育比赛,并刷新省市最高纪录……越来越多的残疾人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了自信,感受到了幸福,获得了更精彩的人生。

未来5年,市残联将继续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并充分利用媒体、运动会等平台,为残疾人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不断满足残疾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市残联第八次代表会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为未来勾画了蓝图。未来5年,全市残联系统将以帮助残疾人实现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刘红平说,今后5年,全市残联系统将全力以赴解决好广大残疾人朋友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继续办好各项民生实事,动员组织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志愿者帮助残疾人,共同谱写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新篇章。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