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12-20
运城日报讯(记者 付 炎 通讯员 李钰瑜)稷山县稷王社区下辖54个居民小区2830户8516人,治理面临着“三无”小区多、民事纠纷多等难题。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稷王社区聚力破题攻坚,探索“一聚三变”工作方法,有效破解“三无”小区治理难题,小区治理能力实现新提升。
突出“由分散向联合”聚集,建立“三定三包”推进机制。过去,“三无”小区治理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松散状态。在专项行动中,稷王社区整合13个网格党支部、18个驻区单位力量,动员218名在职党员、513户“星级文明户”参与“三无”小区治理。同时,配套“三包”落实机制,要求社区“两委”主干包联驻区单位,积极对接、争取支持;社区“两委”成员包联“三无”小区,盯住目标、逐一落实;网格员包联小区住户,收集民意、解决纠纷。目前,16个“三无”小区实现有效治理,完成“三无”小区基础设施改善项目23项。
突出“由等靠向出击”转变,建立“三访三议”酝酿机制。过去,“三无”小区治理往往是“躺着不愿动、应付了事”“一头热、难以为继”。专项行动中,稷王社区结合实际制订了“三访三会”治理方案。访住户,“圆桌会议”定举措,明确要求走访30%以上的小区住户,听取居民意见,并通过召开“圆桌会议”研究确定治理方向和举措;访驻区单位,“协商会议”定项目,社区支部书记带头走访全部驻区单位,带着小区治理需求,通过召开对接协商会议,确定驻区单位共建共治项目;访利益群体,“联席会议”解纠纷,社区工作人员逐户走访治理项目涉及的利益群体,获取最大理解和支持,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切实把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突出“由单兵向共建”转变,建立“三推三建”治理机制。过去,“三无”小区治理大多数依靠社区引导、动员居民参与,治理痛点问题部分居民不愿管、不愿说话。专项行动中,稷王社区坚持“多方参与共管社区事”理念,让居民群众对小区治理有了更多话语权。一是在住户比较集中的“三无”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建立“有事来商量”平台,鼓励居民开展自治;二是在共产党员户、星级文明户多的“三无”小区成立党群议事会,建立议事队伍,吸纳在职党员、热心居民加入党群议事会“挑大梁”,积极参与小区建设、管理和服务;三是在住户分散、管理不便的“三无”小区确定驻区单位包联,建立“契约化”共建协定,与居民小区结对共建。专项行动以来,16个“三无”小区全部成立业主委员会,驻区单位为“三无”小区安装电子门禁系统3个、公共区域监控21个、路灯45盏,硬化路面600平方米,粉刷墙体2300平方米。
突出“由短期向常态”转变,建立“三抓三察”考核机制。过去,“三无”小区治理往往突出解决问题,没有形成促使落实的长效机制。专项行动中,稷王社区健全完善月初提醒、季中督查、半年通报、年终评比的工作机制。一是抓举措落地,通过座谈协商、现场办公、纠纷化解,在统筹协调一线,考察社区党组织、社区工作者推动小区治理能力;二是抓观摩评比,通过帮助分析、现场点评、表彰先进,在项目推进一线,考察驻区单位为民办事效果;三是抓持续运行,通过梳理盘点、跟踪服务、长期帮建,在践诺兑诺一线,考察各方力量持续改善“三无”小区治理的常态长效。该社区先后召开部门协商会24次、协调解决疑难纠纷上百件;组织开展现场观摩评比3次,评选出居民认可度高的帮扶驻区单位2家,确定帮建项目17件。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