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2-11-28
记者 杨红义 杨 琳 通讯员 解 盼
新时代1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0年。从运城市统计局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加快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全市规上单位飞速增长、行业覆盖进一步扩宽,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效,迈出新步伐。
逐年跃升新台阶
“十三五”期间,全市规上单位总量逐年跃升新台阶。
2021年年末,全市规上单位总量2307个,是2012年年末的1.45倍。随着我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倡导“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深入实施“小升规”行动,自2017年起,全市规上单位总量增长显著,呈逐年上升趋势,实现跳跃式增长。2017年年末—2021年年末全市规上单位总量分别达到1619个、1657个、1708个、1944个、2307个,分别以2.3%、3.1%、13.8%、18.7%的速度递增,跑出了达规入库的“加速度”。
第三产业发展虽有起落,但随着我市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型升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二、三产业占比趋于合理,2021年年末,全市规上单位中,第三产业单位1215个,比2012年年末增长244个,增长25.1%。
2021年年末,我市规上单位覆盖了81个大类行业中的68个、406个中类行业中的292个,覆盖率分别是84.0%、71.9%,比2012年年末分别提高1.3、26.1个百分点。
从2021年年末与2017年年末增长情况看,卫生和社会服务业增速最快,达到90.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采矿业同比增速均超过50%,分别为70.0%、67.5%、59.6%、50.0%。从发展潜力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劲头足。我市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持续打造一流创新生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幅达到22.2%。
简政放权、减税降费等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全市各类经济并驱齐进,民营规上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21年年末,全市规上单位中,内资单位2284个,较2012年年末增长45.5%,占比99.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8个,较2012年年末增长100%,占比0.3%。内资中私营规上单位达1938个,较2012年年末增长94.6%,占全市规上单位数的84.0%,较2012年年末提高11.4个百分点。
探索发展新模式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大力助推新模式构建。在信息系统不断升级、网络化办公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借鉴先进省级经验方法,探索助推运城规上单位发展的新模式。例如,统计部门与税务部门可以建立“专属库”,每月共享获取税务部门企业登记纳税和应税收入数据,从中筛选达到或接近规模标准而未入库企业信息,供县(市、区)核实、查找并申报入库,有效破解“准四上”单位查找难、培育难的问题。
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大力挖掘达规单位。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关于促进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发展中的掣肘问题,针对性地出台配套扶持措施。一是挖掘有潜力的新材料、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助推企业发展壮大。二是部门联动,实施“一企一策”。税务、行业主管部门应定期与统计部门共享信息,根据企业自身特点情况,采取入企帮扶、纳统培训、督促指导等综合措施,加大企业排查培育力度。三是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的施工项目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充分发挥部门协同作用,确保企业申报入库的及时性,避免漏统漏报。
聚焦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第三产业不断壮大,尤其是重点发展新兴产业,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一是发展特色旅游业,带动住餐业的发展。政府可以挖掘独具特色的关公忠义文化、尧舜德孝文化、池盐文化等元素,打造高品质的文旅“产品包”“景点群”“线路套餐”,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带动住餐业的发展,助推运城市住餐业跃上新台阶。二是填补服务行业空白,增添服务发展活力。加大对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为服务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