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王家年时间:2022-09-13
如意菜即豆芽,是十二月太庙荐新的食材。东北的冬季蔬菜极少,豆芽是较为容易生长的蔬菜。清代皇室一直保留着吃豆芽的传统。豆芽主要是指绿豆芽和黄豆芽,其口感清爽、外形美观、营养丰富,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的传统蔬菜。
豆芽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当时豆芽被称为“黄卷”,作为药用。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豆芽,“唯此豆之芽白美独异”,具有“解酒毒、热毒,利三焦”之功。《随园食单》称:“豆芽柔脆,余颇爱之。炒须熟烂,作料之味,才能融洽。可配燕窝,以柔配柔,以白配白故也。”
豆芽虽小得很不起眼,但它能雅俗共赏。不仅民间百姓喜欢吃,还登上了清代宫廷御膳这个大雅之堂。相传,乾隆帝下江南时,曾在一户农家吃到一种菜肴,乾隆帝当时觉得此菜脆嫩爽口,味道鲜美,问农妇此为何菜,农妇不知食客是皇帝,就开玩笑说:“此菜形似‘如意’,乃‘如意菜’也。”乾隆帝回京后,对“如意菜”念念不忘,但御厨不知“如意菜”是何种蔬菜,就到处询问。后来巧遇江南的厨师,才知“如意菜”就是豆芽。
其实,宫廷御膳中一直有用豆芽,也称“银条”“掐菜”,有做素食食材的传统。每年的四月初八,乾隆帝就下旨御膳房“止荤添素”,御膳房除了制作“熘银条”这品菜之外,“银苗鸡丝”“掐菜炒鸡丝”“燕窝银条”“攒丝银针鸡丝”等也都颇有盛名。
豆芽因其形似如意,不仅外观精致,还象征着万事如意,平安幸福,是名副其实的“如意菜”。(《今晚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