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早期菜刀以砸为主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8-22

黄逸

人类使用菜刀,已有百万年历史,初期是石制砍砸器,渐次发展出石刀、蚌刀、骨刀等。

蚌刀脆,主要用来刮鱼鳞,而大多数骨刀、石刀也不锋利,只能辅助切割。在山西陶寺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距今约4500年的4把青石菜刀,呈V字形,有点像耕地用的犁,但同时出土了7块木俎(即木案板),且菜刀上粘有猪骨肉碎渣。这种菜刀可能以砸为主,兼及切割。

古人处理大块肉,常将其砸成薄片。甲骨文中有“腶”(音如段)字,“腶”即用木棒捶扁肉块,并加姜桂,“腶”可制成肉干,应该也能烤食。据《周礼·天官》:“内饔(音如庸),掌王及后、世子膳羞之割、烹、煎、和之事。”

内饔是官职,负责后宫饮食,“割”放在首位,说明当时是大块吃肉,割取最好的部位给天子,是一门专业,这和后来欧洲王室的情况相同。

英国学者比·威尔逊在《杯盘之间:一部被湮没的“庖厨”史》中提到,中世纪时,欧洲宫廷专设“切割部”,由专门官员领导“切肉师”,用什么工具,取什么部位,怎么把造型各异的鸟、鱼、畜、野兽等切得均匀,都需钻研。“切肉师”会使用各种刀,他们只效忠一个主人。

从商周墓葬中,出土了很多青铜刀,形似今天的匕首,可能都是切肉刀,而非后厨用刀。当时的餐法可能就是整烤,再切碎分餐,所以孔子说:“割不正不食。”但这种做法太浪费,烤一只整鸡需1小时,即使是烤鸡胸,也要20分钟,如切成鸡丁,只需5分钟。

 (《北京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