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古人修炼“辟谷术” 不是为了减肥瘦身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8-05

赵柒斤

时下,许多爱美人士采取“饥饿疗法”减肥瘦身,并搬出古代“辟谷术”作依据。那么,古代的“辟谷术”等于“饥饿疗法”吗?

辟谷,又称断谷、绝谷、绝粒、休粮等,基本要义是“不吃粮食”。东晋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抱朴子》“杂应卷十五”曰:“近有一百许法,或服守中石药数十丸;练松柏及术,亦可以守中;或用符,或用水,或符水兼用;或春向东食岁星青气,使入肝;夏服荧惑赤气,使入心;四季之月食镇星黄气,使入脾;秋食太白白气,使入肺;冬服辰星黑气,使入肾。”也就是说,当时已流传约百种辟谷方法,归结起来无外乎是服石、服水、服药、服气辟谷。由此可见,“辟谷”不是“绝食”,而是用特殊的药饵取代日常饮食。

据史载,早在秦汉时期,“辟谷术”就非常流行。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就有一篇《却谷食气篇》,宛如专门研讨辟谷的学术论文。最早见于记载的辟谷者为春秋时的鲁国人单豹,西汉刘安《淮南子》卷十八“人间训”谓:“单豹倍世离俗,岩居谷饮,不衣丝麻,不食五谷,行年七十,犹有童子之色。”《二十四史》中更有不少神奇的记录。西汉开国功臣、运筹帷幄的张良曾苦修辟谷术。《汉书》云:“良从入关,性多疾,即道引不食谷,闭门不出岁余。”北宋齐州(今山东章丘)名士刘庭式(曾与苏东坡搭档,苏任密州太守,刘为通判)不仅有娶盲女的千古佳话,还有精修“辟谷”的超凡脱俗。他在《宋史》中留下了惊鸿一笔:“绝粒不食,目奕奕有紫光,步上下峻坂如飞,以高寿终。”

不吃五谷杂粮意味着不食“人间烟火”,一个人不仅能生存,还“精力旺盛,气力百倍”,自古就遭到质疑。三国杰出的文艺青年曹植坚持“人不食七日则死”的观点,于是找来方士郤俭“演练”辟谷,结果却让他大开眼界。曹植在《辩道论》里说:“余尝试郤俭绝谷百日,躬与之寝处,行步起居自若也。夫人不食七日则死,而俭乃如是。”

在古代,辟谷术的流行,其实有其深层的社会背景。张良练“辟谷”,防的是“狡兔死、走狗烹”;刘庭式精修“辟谷”,为的是健身;葛洪等诸多方士修炼“辟谷”,求的是所谓“长生不老”。而老百姓苦演“辟谷术”,是为了保住小命。在道教兴起的东汉中后期,社会黑暗、民生凋敝。因为底层民众的粮食匮乏,“辟谷”作为一种“治饿”之策,在民间得到了全面推广。清初杭州人陈芳生的《先忧集》“济饥辟谷丹”条说,晋惠帝永宁二年又逢饥荒,京城大户趁机“捂盘惜售”,抬高粮价,百姓苦不堪言。大臣刘景先上表进言,请皇上下旨全面推广“辟谷术”应对饥荒,据说收效甚好。也有野史称,刘景先表奏“济饥辟谷丹”发生的永宁二年,其实是五胡十六国中后赵的年号——即后赵永宁二年,刘景先表奏的原因并非饥荒,而是因为当时后赵的京城被冉闵大军围困百余日,城中缺粮,刘景先希望用此方安抚人心、救济灾民。无论何因,人们都不难发现,古人修炼“辟谷术”绝不是为了减肥瘦身,更多的是为了保命。

 (《西安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