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古代诗人爱望月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8-02

王影

说起问天问月诗,最著名的篇目当推屈原的《天问》,他对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诸多事物现象发问,一共问了170余个问题,“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天在哪里与地交会?黄道为何十二等分?日月天体如何连属?众星在天如何陈列?“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月亮有着什么德行,竟能死了又再重生?对月亮有何好处,玉兔能常在其腹中?这密集排列的问句令人目不暇接,不禁惊叹屈原深邃的观察力和绮丽的想象力,他不仅对一些传统观念敢于大胆怀疑,还有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被誉为“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正是张若虚以一支清丽之笔,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遐思冥想,仿佛想探究宇宙的奥秘,谁是最初见到月亮的人?月亮又是哪一年与人相遇的呢?身处一个阔大浩渺的空间之中,人会感到孤独。

李白也是极爱明月的,而明月也似乎总是偏怜他许多。“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诗人对浩瀚的宇宙心生困惑不解,他不知后世会有航天器能抵达月亮,只是觉得月亮高不可测却又若即若离,要不然,为何我到哪里月亮就跟着我到哪里呢?这种相对运动造成的错觉滋养了李白的诗意,道是无情却有情,诗人接着想追问月的来处与归处,“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罢了,有些提问不需答案,时光如水,幸有明月相伴,“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莫负韶华,珍惜当下,将月光酿成的酒一饮而尽吧。 (《中国纪检监察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