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运城时空>

坚定信心 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本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运城实践”系列报道引发热烈反响

新起点上再跨越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2-06-10

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陈小光

近读《运城日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运城实践”系列报道,文中展现的打造五条绿色生态走廊的新进展、新成效、新气象,既令人振奋不已、倍受激励鼓舞;又使人深谙责任、更知时不我待,更让人激情昂扬、立感斗志满怀。

建设“五条绿色生态走廊”,是市委、市政府立足新发展阶段,对我市当前发展优势和以后发展重点的战略部署,其目的在于着力打造运城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优美环境,为建设“一区两城三强市三高地”提供有力支撑。其中,市文旅局牵头负责的绿水青山中条新生态文旅经济示范带,通过丰富“新”的内涵,提升“新”的境界,拓展“新”的业态,完善“新”的布局,积极打造全新的生态文旅经济模式,全面推进知名旅游强市建设。

丰富新内涵,推进旅游与文化挖掘体验相结合。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挖掘“古中国”文化、关公忠义文化、尧舜德孝文化、盐文化等独具运城特色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组织专家、学者通过研讨会、座谈会、论坛等形式,开展课题研究,形成研究成果,编辑出版系列图册、丛书等。不断丰富文化展示的类型、形式和层次,加快建设“古中国”成语典故文化公园、河东历史名人馆、中条山自然文化博览园、池盐文化博览园等,形成绿水青山中条新生态文旅经济示范带的拳头产品。

同时,不断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质,大力培育文化旅游演艺市场,创作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实景演出和具有参与性、互动性的体验情景剧目,打造“游山西运城,读华夏历史”的靓丽名片。

提升新境界,推进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生态优势是绿水青山中条新生态文旅经济示范带的最大优势、最大潜力和最大资本。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托“大生态”、发展“大旅游”。不断加强中条山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与提升绿水青山中条新生态文旅经济示范带的生态环境质量,突出山水园林景区的特色,形成山水相依的景观格局,打造生态循环的“绿肺”和“氧吧”,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要重点依托中条山的气候资源禀赋,以“医养”“盐养”为核心,以“泉养”“食养”“夏养”“林养”为支撑,建设一批集“医、养、康、护”为一体的特色生态小镇,构建“山—湖—城”生态康养新格局,丰富游客体验感,提升旅游美誉度。积极发展生态观光、文化旅游、山地养老、休闲康养等生态经济,构建生态保护扎实有力、生态价值转化充分、生态旅游创新发展的绿水青山中条新生态文旅经济示范带。

拓展新业态,推进旅游与道路交通建设相结合。对标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统筹主体、慢行、景观、信息、服务五大系统,建设绿水青山中条慢游交通体系。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将驿站、观景台、小憩园、停车场、公共卫生间、农副产品售卖点等附属设施统筹布局,推动旅游公路综合服务一体化建设。加快自驾车营地和低空飞行营地建设,沿中条山每个县(市、区)重点打造不少于一个示范性自驾车营地。落实《山西省通用航空业发展规划(2018—2035)》,推动建设芮城黄河湿地飞行营地、盐湖水上飞行俱乐部、垣曲中条山低空飞行营地等,打造中条低空飞行体验产品。通过中条旅游交通体系建设,串联沿途景区景点、旅游度假区、森林公园、文物古迹、乡村旅游示范村等,形成串珠成线、连线成片的效应,构建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创新发展的风景带、度假带、产业带。

完善新布局,推进旅游与乡村振兴工作相结合。要坚持把旅游产业发展主动融入全市乡村振兴主战场,发挥旅游扶贫生力军作用,坚持走旅游与扶贫富民相结合的路子。充分挖掘中条山沿线各乡镇、村庄的生态资源、历史古迹、传统习俗、风土人情,统筹考虑农村的民俗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大力扶持引导群众发展交通运输、电子商务、餐饮住宿、手工作坊等产业,引导群众发展投资少、风险低、见效快的农家乐、农家客栈、民宿等旅游项目,让游客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采摘、农耕等互动性、参与性较强的体验式活动,开发民俗深度体验游、宗教文化体验游、田园生产生活体验游等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发展多种模式的乡村旅游,既让游客通过民俗文化体验感知运城旅游的深度,又能增加群众经济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实现多渠道增收、多元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打造绿水青山中条新生态文旅经济示范带,是践行“两山”理论,促进文旅融合,把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文旅经济优势的具体实践。我们将充分发挥中条山沿线的优秀传统文化优势和壮丽山水生态优势,做优生态、做活文化、做大产业,构筑强势的品牌影响、打造强劲的文旅项目、形成强大的产品实力,加快推进知名旅游强市的建设步伐。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