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夏县水头镇水头村:党建引领 打造乡村幸福生活新图景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6-10

记者 刘凯华 郝丽莎

“一站式”便民服务

这里,交通便利,地处侯平高速夏县出口,毗邻232国道,乡村道路、田间便道通组入户,乡村发展有动力。

这里,山清水秀,涑水河穿村而过,灰瓦白墙的民居点缀着村庄,涑水公园、商超市场一应俱全,民生发展有底子。

这里,农旅融合,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一个个农业特色产业项目落地生根,集体经济、人均收入逐年增加,经济发展有基础。

如果单纯地论富裕程度,夏县水头村排不到全市最前头。但若说起基层治理,夏县水头镇水头村在全市乃至全省都有了不小的动静。近年来,水头村先后荣获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山西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标杆村党组织、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运城市“五面红旗”创建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瓜棚连片,商铺林立,宽阔的大马路直通各家各户……仲夏时节,在水头村涑水公园内,一群老年人跳着健身操,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今年的西瓜行情。“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水头村变得越来越好了。”张素兰老人感叹,水头村这几年变化很大,各行各业有了好收成不说,环境也越来越美。

乡村迈大步,关键看支部。为了管好这个有20个居民组近6000人的大村,水头村党支部、村委会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在给村“两委”成员和党员立要求、给最难管的财务定制度的同时,推进“三治融合”建设,严格执行“五议两公开”工作法和一整套民主管理制度,让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得到延伸和拓展,成为管好全村干部群众的“硬杠杠”。

“党支部、村委会是咱们水头干群上下一心的‘指挥所’,德治、自治、法治‘三治融合’也是咱水头良性治理的法宝。”说到如何打好“乡村治理牌”,水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喜财快言快语亮出实底。

“党群服务中心每天都有人坐班,大事小事都帮着解决。”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咨询完盖房政策的村民赵博满意地说。

选好“领头雁”,配强“当家人”。为做好基层治理工作,水头村以“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效融合为抓手,全力提升服务群众水平,11名村“两委”干部轮番上岗,让党员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变成“零距离”。

3月份,水头村大棚蔬菜茴子白进入采收期。往年,这些菜都销往西安、太原等地。然而,今年受疫情影响,菜的销售问题让800余户菜农犯了难。“西安、太原出现了疫情,咱就卖到省内其他地方,不能让这1000吨菜烂在地里。”李喜财告诉记者,茴子白的销售周期非常短,他们跟菜农一样着急。

最终,在水头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水头村“两委”干部千方百计联系买家,最终与临汾市场建立“点对点”蔬菜供应链。为确保供应链顺畅,该村要求村干部每天值班对接,蔬菜运输车一出高速口,就会被贴上封条,直接开进菜地;蔬菜装车完毕不停留,直接上高速,既确保了防疫安全,又解决了蔬菜“卖难”问题。

建设不仅要夯实“硬设施”,还要提升“软实力”。为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水头村构建起村民自我决策、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治体系,形成了“大事村民共商、财务村民共管、红利村民共享”的良性治理环境。

财务制度方面,在保障各村民小组财务相对自由的基础上,规定要有负责财务的村党支部副书记签字;在严把关的同时,村党支部、村委会在各村民小组基础设施建设等事项上给予支持,构建起相互信任、支持配合的治理体系。

“党建引领+民主管理”与水头村的“三治融合”建设环环相扣、配套衔接,合理的制度体现出水头村干部群众巧管理、善治理的大局观。

基层治理怎么样?就看老百姓腰包鼓不鼓,村集体经济强不强。近年来,水头村有效盘活村集体资产资源,在中心街高标准建设租售门面房,使集体经济年收入稳定在50万元左右。产业方面,该村通过“党支部+农户+产业”的模式,发展花卉、西瓜上千亩,实现了支部领、党员带、群众干、产业兴的良好局面。

今年以来,水头村正以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为目标,精心实施街道亮化绿化、雨污管网改造等十大民生工程,在强村富民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其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9月份完工后,这座集服务中心、文体活动室、农家书屋、家长学校于一体的便民综合体,将成为水头村群众休闲学习的新去处。在大治理格局下,水头村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正在呈现。李喜财说:“我们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作用,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促和谐、以德治树新风,继续探索乡村治理的新路子、新模式。”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