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情感讲述>

让孩子在劳动中成长、收获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6-01

□韩佳宁

今年9月秋季开学,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一门独立课程。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大版块,其中“烹饪与营养”任务群要求三四年级小学生学会凉拌黄瓜等简单切配,五六年级小学生会做2道~3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炖骨头汤等。

做饭看似普通,却能全方位促进孩子思维发展。做饭,不仅有做出一餐美味的成就感,还有享用美食带来的愉悦感,更有与家人情感链接的幸福感。

♥孩子下厨,父母应多鼓励引导

准备和烹饪食物,是一种很神奇、可以提高孩子自信心的方式。孩子天性都爱玩,如果父母能花些心思把做饭变得游戏化、娱乐化,寓教于乐,孩子自然会兴致勃勃地学习并实践。愿为人父母都能适时放手,积极鼓励孩子动手,让孩子在学习厨艺的同时成长、成才。无论是“80后”“90”后家长还是老师,都愿意培养出有“烟火气”的学生。

♥每逢节日为妈妈“解锁”一道新菜

马思铭的妈妈段雅静是一名护士,从孩子7岁起,段雅静就常带儿子去烘焙工坊,平时做菜也喜欢叫他打下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段雅静说。如今马思铭已掌握了鸡蛋炒蒜黄、可乐鸡翅、蔬菜沙拉等菜肴,还学会了包包子,甚至“发明”了创意果盘“草莓小船”。“我觉得做菜特别好玩儿,做完后很有成就感。”马思铭说。从8岁开始,每年一到妇女节、母亲节和护士节,马思铭都要独立“解锁”一道新菜献给妈妈。

教小学生做饭,家长最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马思铭爸爸表示,目前还不允许儿子用明火做饭,而是使用电磁炉,做饭也全程要有大人陪同。

一家烘焙工坊,有不少带着小孩一起来体验手工饼干、杯子蛋糕等糕点制作的家长。他们有些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假期实践作业,也有些是孩子想亲手为父母制作生日蛋糕。烘焙工坊负责人童女士说:“准备和烹饪食物,是一种很神奇、可以提高孩子自信心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各种食材、学习制作糕点,也会让他们对自己的饮食健康产生积极作用。”

♥孩子负责一两项家务的家庭

孩子成绩优秀比例较高

俗语道:育才先育人,成才先成人。让孩子从小参与家务、学会做饭,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动手能力,还能增强孩子珍惜食物的意识,增进亲子关系,帮助孩子全方位健康成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调查发现,在孩子负责一两项家务的家庭里,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为86.92%;而在那些认为“只要学习好,做不做家务都行”的家庭中,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仅为3.17%。

虽然我们不能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科学家、艺术家、作家等,但却可以让孩子成为生活家,一个热爱生活、懂得享受生活的人。从小培养孩子做饭、做家务,其实就是打造他们的生活力与幸福力。

其实,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是舍得让孩子在劳动中蜕变成身心健康的人,拥有独立面对世界的能力和底气。正如卢梭所说:“培养身心两健的人,必须在体力劳动中完成。”

♥父母应陪孩子一起下厨

把做饭变成游戏寓教于乐

“80后”王晶和丈夫育有两个女儿,大女儿今年12岁,已可独立做西红柿炒鸡蛋、糯米年糕等简单菜肴,而6岁的妹妹也能和姐姐一起在厨房做“小帮厨”。妹妹把丸子搓大了,王晶给退回去,姐姐就向妹妹解释:“丸子搓大了炸不透。”“这不就是寓教于乐吗?帮妈妈做饭时又学到了生活中的物理常识。”王晶说:“有些看着是做饭的功夫,实际上也是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许多“80后”父母都有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意识,他们认为烹饪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亲子活动方式,带孩子去菜市场采购,教他们认识新的食材,生活化教学就是在这些日常互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着。

的确,对于孩子下厨,父母应该学会放手,一开始最好秉承“差不多”原则,追求“完成就好”而不是“完美才好”,切忌在孩子对厨房产生兴趣时说,“别给我添乱,你还是学习去吧”。

其实,孩子天性都爱玩,如果父母能花些心思把做饭变得游戏化、娱乐化,寓教于乐,孩子自然会兴致勃勃地学习并实践。

愿为人父母都能适时放手,积极鼓励孩子动手,让孩子在学习厨艺的同时成长、成才。(《中国妇女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