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项目式学习让知识“活”起来

——探访夏县城关中心校城内小学“双减”教学新模式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5-19

记者 寻霄

“夏宝”西瓜为什么甜?格瑞特葡萄酒是怎么酿造的?弦儿戏为什么深受家乡百姓的喜爱?自探索“双减”下的教学新模式以来,夏县城关中心校城内小学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特点,制定了不同的项目式学习方案,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学习,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赋予孩子们更多的创造力与学习力。

剪纸课堂融入家乡文化元素

项目式学习重实践探究

“葡萄苗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阳光,我为葡萄苗浇足了水,几天后长出了青翠的绿叶子,像个调皮的孩子随风荡秋千,十分可爱。”在项目式学习《紫葡萄》记录册里,一年级三班学生周志浩诗意化地写下了自己的“紫葡萄日记”。

四年级二班的项目式学习主题为《弦儿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赵子康走进了弦儿戏班子,在台前幕后感受了传统戏剧的魅力,也了解了这个家乡剧种的发展历程。

弦儿戏是流传于夏县,以庙前镇王峪口村为中心,辐射周边村庄的戏曲小剧种。“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看到弦儿戏演员们认真的样子,很感动,在学习路上我也要像他们一样不怕苦,坚持到底。”赵子康说。

“在项目式学习中,老师们结合班级文化,设计自主探索式作业,引领学生查阅资料、实地走访做调查,把孩子们从枯燥的传统作业中解放出来,不断培养其调查研究力和实践探究力。”城内小学校长马秀花说。

运动场上尽显活力

美育课堂融入家乡元素

“咱夏县的‘夏宝’‘夏乐’西瓜很有名,同学们知道怎么样才能剪出一个漂亮的西瓜吗?今天我们就来试一试吧。”张晶是城内小学的美术教师,也是剪纸特色课的教师,在教学中她引导学生把家乡的文化元素通过创意剪纸展现出来。她告诉记者,自“双减”以来,该校开设了24项特色课程,剪纸课作为其中之一,非常受学生们喜爱。

“在剪纸课上我掌握了很多剪纸的技巧,还了解了很多家乡的文化。此外,剪纸还锻炼了我的专注力和观察力,让我在课堂上更加专心,在学习中更加细心。”三年级学生王梓倩兴奋地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

“我们用孩子们的剪纸作品扮靓校园,并且做到班班有特色,这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审美情趣,也增强了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马秀花说。

刺绣课上,孩子们根据生肖文化,以十字绣的方式绣出心中的祝福语;古筝课上,孩子们缠好甲片,拨动琴弦,在悠悠筝韵里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朗诵课上,孩子们在抑扬顿挫中品读文学作品……夏县城关中心校校长裴新文告诉记者,“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城内小学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特色课程有机结合,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体育运动积蓄成长“后劲”

起势、挥拳、扎马步……武术课上,学生们跟随老师的口令耍拳踢腿,尽显风采;腰鼓课上,学生们扎起红腰带,敲响腰间鼓,气势磅礴的鼓乐响彻校园;传球、跳跃、投篮……篮球课上,孩子们在阳光下释放激情,挥洒汗水。

“我喜欢跆拳道,它不仅让我变得更加健康和快乐,还能锻炼我的意志力。自从参加跆拳道社团后,我感觉自己更自信了,对学习的态度也更加积极了。”学生姜曌龙告诉记者,每周三下午的跆拳道课是他一周中最期待的,在课堂上不仅能和同学们一起锻炼身体,还能在训练中感受团队协作的欢乐。

该校体育教师杨晓榕告诉记者,“双减”落地以来,孩子们参加运动的热情积极高涨,课堂专注力更强,学习效率也随之提高。

“体育是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可以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体育社团活动融入了武术、腰鼓等特色课程,在强健学生体魄的同时传承中华文化,为孩子们的成长积蓄更多能量。”马秀花说。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