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4-28
■王振川
《彩楼记》说的是北宋状元吕蒙正夫妇青年时期受贫穷、共患难的故事,吕蒙正由小生应工。万荣蒲剧团的《彩楼记》久演不衰,先后捧红过四位小生演员,第三位是孙文兵。
前些日子,小峰兄给我推荐筱月来和孙文兵的唱腔,我连续听了好多天。今日得暇,便和董斌一起去万荣西孙石村,拜访年近八旬的孙文兵——这位乡村里的“吕蒙正”。
我在网上看过孙先生的演出视频,也在微信看过他便装清唱的视频,对他的形象是有所了解的。戏曲演员的相貌一般都很好,小生演员尤其帅气。但在巷道里一见孙先生,还是感到惊奇。他是1944年生人,今年虚岁79了,虽然满头白发,但身材矫健,声音洪亮,满面笑容,十分亲切。特别是他的面色,白里透红,一副“得道高人”的样子。
进了他的院子,发现房屋虽然有些年代,但处处整齐清爽,又是一副“持家有道”的样子。知道我们要来,他们老两口特意备下几样茶点,整整齐齐地摆在桌上,透露出敬客的风范。
小峰给我们备了一套采访提纲,董斌临行前给打印了几份。我们的谈话就照着提纲来。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后来就成了闲谈。
孙文兵先生和别的演员不同的是,他文化水平比较高。他在村里上完了高小,又考上了初中,但因为家境贫寒,没有继续上学,反而进了剧团。在剧团里,他喜欢买书读书。既然唱戏,就多买唱戏的书来看。老师傅传授的练功方法、练声方法,有不科学不合理的,他就从书上找科学的方法。他很早就买了关于演员艺德的书,早早地就知道,不仅要演好戏,还要做好人,艺德很重要。
蒲剧界女小生多,男小生少。因为男演员有“倒仓”问题,“倒仓”之后嗓子上不去了,就只能改行。孙先生的运气比较好,15岁进团,17岁“倒仓”,当时团里生角很多,他的演戏任务比较少,让嗓子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倒仓”期间,他演配角,多练武功,所以武功反而有了很大提高。嗓音初步恢复之后,又遇上一出新编现代戏《蟠桃园》。这戏是眉户,唱法不同,高音少,共鸣音多,他唱了许多时候,等于是养了嗓子。
万荣团的《彩楼记》演得好,第一代“吕蒙正”和一批好演员被挑选到地区团去了。第二代“吕蒙正”演得最红,曾经在省里受到高度好评,但只演了几年,就因故离职了。孙文兵先生是第三代“吕蒙正”,上演时,已经到了1978年前后了。这个时候,传统戏恢复,各地都有戏曲热,这出戏演了晋秦豫很多地方,非常红火。但孙先生说,《彩楼记》的运气也不太好,有一次省电视台要给录像,剧团拿不出两万块钱的录制费,这个机遇就没有抓住。但灌唱片、录音这些事,没有耽搁过。有一次剧团正在永济演出,中国唱片社来到运城录音,紧急调剧团去艺校礼堂,只试演了一遍,录音就通过了。
孙文兵先生的第二出代表作是《无头案》。这戏是从河南移植的,河南方面后来改名为《胡图青天》,蒲剧还叫《无头案》,孙先生在剧中扮演受冤屈的吴成。这戏最早是地区团移植的,万荣团把地区团的剧本要过来,跟着演。在唱腔音乐方面,孙先生有自己的见解,他和团里的同事重新设计了音乐,唱得很红。
孙先生在万荣团服务多年,后来调到霍县蒲剧团、洪洞蒲剧团,晚年就在洪洞团退休。退休之后,因为剧团不景气,退休工资多年不能发放,后来解决了一部分,但未能完全到位。
孙先生是乐观豁达的人,工资发不全,他也不会一直纠结,回到故乡农村,以种植苹果为业。他又是十分讲究孝道的人,老母亲摔伤卧床,他放弃了地里的苹果,专心伺候老人。一连几年,他把老人伺候得十分周到,把家里也整得十分清洁,不像是有病人的人家。老人高龄去世后,乡亲们十分感动,要给他挂匾,孙先生推辞说:“伺候亲生母亲,还能说是孝道吗?这是做人的本分,不应该挂孝顺匾。”他给我们解释说,“二十四孝”讲的孝道,都是不亲的。没有血缘关系的母子,才必须用孝道来规范监督。亲生的母子,哪里需要人说呢?
我们想打听孙先生和筱月来的师承关系,孙先生说,他看过筱月来的演出,但和筱月来没有交往。他学筱月来的唱腔,纯粹是跟着唱片学的。村里放电影时,前边会放一会蒲剧唱片,他爱听筱月来的《黄鹤楼》《燕燕》,听多了,就学会了。《黄鹤楼》这出戏,他没有排演过,只会唱其中的几段。另外,他也爱学阎逢春的须生、雪里梅和朱秀英的旦角,最崇拜的,当然还是“阎家”。
不知不觉到了午饭时间,孙先生夫妇留我和董斌吃饭,我们客气了一下就同意了。孙先生的老伴很快就摆好了饭桌,一个凉拌蔬菜,一个手撕烧鸡,主菜是著名的“拌菜”。西孙石属于裴庄镇,以前归荣河县。此地的“拌菜”和我们通化那边不同,以芹菜猪肉为主,但孙家的“拌菜”又有不同,芹菜较少,粉条换成了面条,有点像卤面。当然,不管是哪处的“拌菜”,都是极香极香的。孙先生有三女一子,两个女儿在运城,一个女儿在万荣,儿子则在洪洞广胜寺工作。天冷时候,老两口就在几个儿女家轮流过冬。看墙上挂的全家福,能感受到他们家人丁兴旺,幸福和谐。
老先生还有一项业余爱好是研究《易经》,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他就喜欢研究这个。他也热爱自己的职业荣誉,把各种证书、奖章展示给我们看。
我和董斌远远地跑一趟,本来只是想了解一点蒲剧知识,没想到能收获这么多。特别是在做人方面,孙文兵先生给我们的教益极多。老先生是好演员,是好人,也是有文化、有情怀的乡贤。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