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盛开“云端”的千亩杏花
——万荣县皇甫乡南吴村袁家线上杏花节侧记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2-03-17

记者 牛嘉荣

孤峰山下,田连阡陌,村落屋舍分布其间,春风拂过杏花海,如雪落花飞扬。这里是第六届“山生有杏·乡约袁家”杏花节现场。这一届,与往年有所不同……

飞入“云端”赏杏花

在云端,掌上同游杏花间


青石板铺就的杏花广场,青柏苍翠的孤峰山,山间邂逅的月牙泉,漫山遍野的杏树林……一处处美景、一幅幅好春光通过线上直播,出现在广大“云游客”的手机屏幕中。

3月15日下午3时30分,第六届“山生有杏·乡约袁家”杏花节由运城日报社新媒体独家直播。通过记者真实的镜头、踏春的脚步,受新冠肺炎疫情管控影响的市民游客,才得以完成了一次与杏花的“云端”约会。轻点指尖,便可一览袁家风光;足不出户,也能见证千亩芳菲。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这是一次精心设计的约会。

因袁家杏花节景点多且分散,直播采用双线追踪,跟随两位出镜记者的各自行程,进行实时采访。不过一个小时,便展现出春风醉人的三千亩杏花林、南吴村的古村民俗和村民蒸蒸日上的乡村生活。

在出镜记者王亚坤的引导下,我们漫游在曲径通幽的杏花小道中,花瓣落在青石铺就的步道上,更显一番美感;抬头远望,孤峰山层峦叠翠,在重重树影中,遇见坐落于山脊的柏林庙;随着镜头推移,路过双泉流碧,途经月牙泉,步上石阶,走进杏花烟雨,春风吹落的杏花花瓣,也“舞”进了观众的屏幕里。

紧跟另一位出镜记者董战轩的脚步,我们从杏花广场出发,走入古朴村落之中,看到了在村民心中极具灵性并寄予希望的古树;走近了当地村民的山泉取水处,看到泉水汩汩而出,清澈甘甜;穿过乡间巷道,脚步一转便踏入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古建内,跨过石阶,观众也一道穿越时空,融入老院落的历史故事。

两位出镜记者随后相遇在层层梯田、团团绽放的杏花林中,这里有农人劳作的身影、热情淳朴的民俗舞蹈、三三两两的赏花游人。挂在杏树树枝上的红灯笼随风摇摆,花瓣轻盈飘落,飞在风景优美的南吴村中,也通过手机屏幕投映进“云游客”的眸子里。

飞出一片“杏花”源

在现场,镜头背后的人间


如果想要亲临杏花节现场,今年可有了不少变化,光是进村就要通过层层“关卡”考验。

“三码联查、个人信息登记、严格佩戴口罩一样都不能少。”74岁的南吴村村民董妙玲介绍道,“除了这些,我得负责游客的劝导工作,防止他们走错路上到险峰。不过今年来的游客真的太少了。”坐在她身旁的皇甫村村民张翠英接话道:“因为疫情,今年没啥人来,往年可要热闹多了。”这位84岁的老人家告诉记者,每年杏花节都会和家人一起来游览,今年对她来说变化最大。“往年杏花广场都是土路,不仅难走,连个能坐的地方都没有,现在铺满了青石板,简直就像‘愚公移山’。”张奶奶表示,青石板铺成的广场更适合老年人游玩,“起码有了坐的地方”。

杏花小道上,有这样一组游人引人注目。“我们4个是20年的闺蜜了,从年轻时在万荣飞云市场朝夕相伴到如今四散东西,聚在一起的机会越来越少。”闺蜜团中的涛姐为记者讲述起前年4人同游杏花节的情景,“那时候可热闹了,不像今年,大部分游人都在线上看直播。”涛姐补充道:“幸好今年大家都在万荣,这才有机会重游故地。一来就发现,青山更绿,杏花更盛,空气也比之前更加清新爽朗。”谈及南吴村的变化,涛姐指出,袁马线新铺就的柏油路干净整洁,不像两年前还是坑坑洼洼的,开车走路都很不方便。

已携手相伴50余年的赵鹏义夫妇就是从袁马线骑摩托过来的。这位80岁的老人说,自己年年都会带着老伴儿骑车看杏花,今年过来尤其舒心。“主要是因为去年年底新修的袁马线平整多了,能比以前快5分钟到杏花广场。而且袁马线两旁也新栽了白皮松、高干红叶石楠、竹子等绿植,绿化也是更上一层楼。”赵爷爷拍了拍身旁老伴的胳膊,继续道:“总归是年纪大了,禁不起太颠簸的路,这条路的修整,对我们老年人是真友好。”如今,在袁马线上,有村民开着小汽车疾驰而过,有载着家人的三轮车缓缓行驶,还有三两行人漫步在这里观赏山下的杏花和路边的古朴民居。

飞进寻常百“杏”家

在这里,家家户户杏花扬


来自万荣县的市民李欢沿着袁马线向杏花广场走去,她的裙摆轻轻扬起落花,配上一旁错落有致的古朴民居,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

“这杏花节我也是年年来,不过除过看杏花,我还特别关注杏果。一年光来一次是不够的。”李欢兴致勃勃地介绍着南吴村千亩杏花树的品种,“比较古老有百年历史的是白水杏,结出来的果子淡黄透白,好像果肉都要直接透出来;我最喜欢的还是胭脂杏,那杏子一半儿红彤彤的,特别像女孩子脸上的胭脂;还有秦杏……”除过杏子,李欢对杏脯也了解颇多:“我吃过咱南吴村制作的杏脯,肉质细密、酸甜可口,每年都得定两斤解馋。”而这,正是近年来南吴村“以花为媒、推广产业”助推全乡农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成果。

南吴村对杏果品种的探索也不仅限于此。就在今年,皇甫乡党委、政府从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回10个新品种,分别是早金艳、早红艳、玫香、玫硕、丰园红、黄金油杏、珍珠油杏、开园、春华、黄金子杏。“只有不断引进新品种,推动杏树更新换代,才能适应市场需求,保障群众稳定增收。”万荣县委常委、皇甫乡党委书记李哲说。

“在这里,家家户户杏花扬,已经形成产业了。”南吴包村干部潘森指着民居院落里的杏花树,介绍道。1995年出生的潘森去年才来的南吴村,他惊叹于当地梯田一层层的杏花,不仅有高的观赏价值,对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极为感叹种植杏花树给村民和乡村带来的切实好处,“南吴现在有3000亩杏树,每亩地的收入甚至能达到6000元至1万元,再加上杏树用工少、打药少、免施肥、成本低等优势,南吴村村民种植杏树的积极性异常高涨”。

“就拿袁马线这一路的民居来说,家家门前一定有杏树,春天结花,夏天结果,让村民腰包‘鼓’起来,脸上笑容也多了起来。”潘森说。

下午4时的袁马线上,走来一对务农夫妇,他俩正忙着往自己地里赶,就趁这会儿照顾一下杏树。“这条路,这个时间,我们天天走,杏花美,杏树结出来的果子更美!”他们说。

摄影 常奇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