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一位乡村老人眼中的时代风景

——读秀秀自传体小说《上辈子 这辈子》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3-17

□郑天虎

院里阳光灿烂,室内春意融融。坐在电脑桌前,拜读着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装帧大气、印刷质量上乘的《上辈子 这辈子》这本自传体小说,心中感慨无限。

秀秀的真名叫孙秀莲,稷山县西北街村人,秀秀是她的网名。

我与秀秀老师,已快整三年未曾谋面。记得2019年4月,我在晋祠宾馆参加山西省作家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的空隙,专门去了一趟秀秀老师在太原的家,拜访她。我们聊到了稷山的文化和变化,聊到了文学创作与诗词,聊到了她之前出版的《秀秀诗集》。

当时已是古稀之年的秀秀老师,看上去更像五十岁的样子,没有一点沧桑之感。其间,她与丈夫周擎宇老师再三挽留我吃饭,因会议时间紧张,无奈我还是赶回了会场。

出人意料的是,仅仅三年之后,她二十多万字的自传体小说《上辈子 这辈子》就出版了。这不仅出乎我的意料,而且对稷山文学也是惊喜,当时在文学圈引起了强烈反响。要知道,她已是一位七十三岁的老人了,还仅只上过四年学,竟然能在短短几年间,连续出版了两本书,这在运城文学圈也是少有。

“这确实是一种奇特的阅读体验,文本里既有民间文学通俗跳荡的套路,又有专业作家独具的大气干练;既有无度的铺张挥霍,又有无情的割舍丢弃;既有天真又有老辣,既有放纵恣肆又有简单荒疏!无疑,这不是一个圆熟温润讲技巧的职业写者,但这肯定是一个胆气充沛、不吐不快又情感丰富、阅历深沉的写者……”著名编剧、文艺评论家高晓江在书的序言里这样写到。

其实,秀秀老师不是写小说的作家,也算不上一位诗人,她写这些只是一种爱好而已。她来自农村,对农村生活非常熟悉。正因为如此,在这部小说中,不论人物对话,还是情节描写,都非常口语化,就像农村大妈拉家常一样,朴素亲切,娓娓动听,没有一点文人的架子,没有一点大作家的傲气,使人百读不厌,征服了众多读者。

秀秀老师经历了大多数农村老太太经历过的艰难岁月。童年时,下地拔草、摘棉花、剥玉米、纺花织布,受尽苦难;十八岁结婚后,作为一个大家庭的长媳,任劳任怨,勤俭持家,苦活累活都干过;改革开放后,她紧跟时代步伐,与丈夫白手起家,创办了稷山县速达印刷厂,成为小县城敢吃“螃蟹”的女强人,闻名全县的能干人!

秀秀老师以永不服输、敢于创新的拼搏精神,用事实证明:只要遇挫折不气馁,在人生道路上一往无前,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尽管由于家贫,她只上过四年学,但她把美丽留给了儿女,把厚德交给了家庭,却被艰苦的日子夺走了健康身体……这也是我们这代人的父母走过的路。他们本该到了享福的时候,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却由于身体原因出门不便,或是因为心疼花钱,到头来只能困于家中,带着遗憾生活!

秀秀老师尽管身体出过这样那样的毛病,但她不是一个服输的人。“长期的辛劳拼搏损害了秀莲的健康,她的双腿疼得不能走动了。但当她置换了膝关节后,又挣扎着站立起来,竭尽全力带孙子、做家务。她不气馁、不服老、不坐享已有的财富,不满足悠闲的生活,老当益壮,再鼓干劲,开始向文学创作领域进军。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丰硕成果证明,一个农村妇女能在生产劳动领域、物质生活领域开拓创新,改变贫苦的命运;一个仅上过四年学的普通老人,还能在文学创作园地施展才华,弥补少年辍学的损失!”曾任山西大学古代文学研究所所长、山西省古典文学学会会长的阎凤梧教授在书中这样评价秀秀老师。

我素来认为,得意而忘形、得神而舍象、得珠而略椟是文学艺术创作的大境界。秀秀老师的这本自传体小说,就具有这样的意味与特征。成功的背后,除了天赋、汗水和毅力,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我佩服秀秀老师的这种精神,佩服她的写作精神!期待秀秀老师写出更多更美的文章!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