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1-12-07
张杰华 孙 源
9月14日,临猗县20吨苹果发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
10月19日,闻喜县教育人才国情研修班在华中师范大学开班;
10月27日,武汉大学新材料学院与山西穿越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订《非真空干法发光层制备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发》项目共同研发合作协议。这是双方自“OLED有机发光材料”项目开展深度合作以来,签订的又一项合作项目;
……
这些是运城市与武汉各高校积极对接,深化市校合作、高标准打造“12大基地”的生动剪影。深化省校合作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坚决贯彻省委决策部署,以创建黄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强建优晋南市域中心城市、建设全国新发展格局关键环节城市为牵引,充分发挥在资源、环境、政策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积极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对接合作,大规模“走出去”、高水平“引进来”,通渠道、搭平台、建机制、重交流,架起了运城和武汉高校的友谊之桥、合作之桥和发展之桥,市校双方在人才培养、干部培训、政策咨询、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度开展合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加强交流
常态化互动“铺路子”
运城与武汉,相隔千里,却在相互合作中日益增强了“互引力”、织密了“联络网”。
7月9日,运城市召开深化市校合作工作座谈会。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晔与武汉大学区域与城乡发展研究院伍新木、王磊、杨刚强、肖汉银等6位专家学者座谈,就武汉大学为运城市提供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咨询支持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由此也拉开了运城与武汉各大高校合作的帷幕。此后的4个月里,双方的交流互动日益密切。
为将企业这一经济主体推向前台,运城市每次外出考察前,坚持开展校企双方合作领域和需求摸底调研,有效提高了合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精准度。7月份至今,全市共组织人社、工信、科技、招投等部门先后26次赴武汉市,以座谈会、推介会和招聘会等形式与武汉各大高校深度对接。临猗县、新绛县、垣曲县和闻喜县等更是由党政一把手亲自带队,深入武汉重点高校进行了专题考察对接。其中,临猗县举办了农特优农副产品推介会,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6所高校就共建高校农产品供应基地签订战略协议;闻喜县现场签署了“山西建龙实业有限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闻喜县与华中师范大学教师素质提升战略合作协议”及“闻喜县与武汉大学基础地理信息和科技管理技术服务合同”3项协议,为该县企业生产、基础教育、智慧城市注入了新动力。
考察期间,推介和宣传运城都是考察团的重要任务,畅叙友谊、洽谈合作,不断加深与武汉高校的联系,充分展示了运城魅力,极大提升了运城知名度。
运城的开放姿态,得到了武汉各大高校的积极回应。7月10日至11日,武汉大学区域与城乡发展研究院到运城考察了解经济运行发展情况,探索深化市校合作方向;8月5日,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贾涛博士深入闻喜县调研考察智慧城建工作;10月19日,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程秀丽一行深入河津市对接洽谈,为该市教育发展“把脉会诊”。特别是在8月至9月,运城市与武汉各高校先后20余次以线上视频形式开展“云对接”“云洽谈”“云签约”,确保“疫情防控不松劲、市校合作不停歇”。8月16日,运城市与武汉大学举行了智库合作线上洽谈会,双方从市县转型综合配套改革、黄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农业生产托管、深化全域旅游并加快文旅融合发展联合等12个方面提出了现有问题、解决方案及未来预期,为武汉大学区域与城乡发展研究院进一步锻造新时代高水平的“珞珈智库”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也为运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焦产业
精细化对接“结对子”
“三个强市”是省委对运城发展的战略定位。为此,运城市充分依托武汉各大高校人才资源、科技成果富集等优势,持续加大合作力度,加速汇聚人才合力、创新要素,全力促进优势产业协同发力。
——聚焦“现代农业强市”。牢固树立人才共享、互利共赢意识,不断深化与武汉高校在农产品供给、技术研发推广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为运城农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特”“优”农产品供给合作方面,永济市发挥在武汉经营餐饮企业的永济籍企业家的桥梁作用,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6所高校签订了长期供应合同;盐湖区与武汉轻工大学达成友好协商,每年为该校提供梨、苹果、冬枣、葡萄等水果200余吨;临猗县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达成水果、面粉供给协议;平陆县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达成供应红富士苹果、玉露香梨、猕猴桃等农产品合作意向。在技术研发方面,夏县与华中农业大学在水果生产技术规程制定方面开展合作;临猗县与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确定了研究制定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标准;万荣县在华中科技大学设立了“特”“优”农产品销售点。特别是10月15日至18日,在第六届山西(运城)国际果品交易博览会期间,运城市邀请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相关负责人,来运实地考察,在充分领略运城厚重的农耕文明和独特的饮食文化、感受地道的运城风味的同时,有效推动了双方在农产品供给、科技合作和人才培育方面持续开展广泛合作,加速助力运城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强市建设。
——聚焦“新兴产业强市”。紧紧围绕十大工业主导产业和“合汽生材”新兴产业技术需求,积极为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牵线搭桥,打造以产代学、以研促产、产研融合的协同发展新局面。五龙镁业与武汉科技大学就基于5G工业互联网的车间无人作业、安全巡检和AI智能化生产项目进行合作;山西建龙与武汉理工大学签订钢渣路用集料制备工艺与性能提升技术研究技术服务合同;于10月15日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发布了《关于2021年度山西省运城市科技计划揭榜招标项目张榜的通知》,涉及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大健康、新材料、新能源、数字技术等领域,项目总投资约1.55亿元。其中,科研投入约0.96亿元,着力推动校企技术交流合作,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越来越多的运城企业和武汉高校技术“联姻”,双方的产业合作迈出了坚实步伐,为运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积蓄了新动能。
——聚焦“知名旅游强市”。着眼于融合化、品牌化、全域化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以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持续强化与武汉高校人才、智库界的沟通联系,为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擦亮“关公”金字招牌,与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就文旅项目开展合作,深入推进关公文旅融合发展,全力推动关帝庙景区升级;塑造红色名片,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和特色资源优势,深度对接武汉高校师生,着力打造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基地,目前已确定了“永济市中共虞临永第一党支部旧址—鹳雀楼—蒲津渡遗址—关帝庙”“平陆县杜马战役西牛纪念园—张家沟—芮城永乐宫—朱吕村”等12条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研学线路,累计接待来自武汉的十余所高校师生180余人次,为讲好运城故事、宣传运城优势、培育优质人才加持助力。
着眼未来
长效化合作“育苗子”
运城市坚持把构建“人才高地”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引育并举、以用为本,打造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一流人才队伍。
——吸引人才亮实招。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筛选大运集团、山西建龙、银光镁业等50余家企业,赴武汉开展招聘活动,结出了累累硕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将在山西阳光焦化集团、龙门科技集团设立大学生就业实训基地,帮助学生完成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实训;武汉大学测绘遥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运城市卫星遥感大数据应用中心签订《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合作框架协议》;垣曲县与武汉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并授牌“武汉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中心垣曲县技能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和“武汉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中心垣曲县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
——输送人才出新招。充分发挥武汉双一流高校学科及人才培养优势,进一步提升运城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目前全市有12所优质高中被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授予“优质生源基地校”牌匾,并达成共建优质生源基地的协议。其中,武汉大学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分别授予海泉中学、芮城中学、万荣中学“优质生源基地”;华中师范大学于10月19日、11月6日分别授予河津中学、稷王中学“优质生源基地”;武汉理工大学于11月17日授予永济中学“优质生源基地”。合作高校将通过“学术报告”“专业解读”“生涯规划课”等活动,帮助各基地校高中学生掌握前沿知识、开展科技活动和生涯规划,做好高中与大学的衔接,进一步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通过向基地校学生介绍学校的概况、学科优势、人才培养模式,讲解最新的招生政策,提供专业的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等措施,将有效拓宽学生的升学渠道。
——培养人才使硬招。坚持服务大局、分层分类、精准施训、学以致用的原则,依托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围绕建设“一区两城三强市三高地”发展定位,组织全市招商、环保、教育等领域干部人才开展系统性培训。7月19日至25日,运城市“碳达峰、碳中和”专业知识专题培训班在武汉大学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举办,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专题辅导、现场教学与研讨交流,全面提升运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业务能力、领导能力和综合素质;9月12日至18日,在武汉大学成功举办运城外商投资促进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聚焦“提升外商投资促进服务能力”这一教学目标,对学员把握外商投资法等法律法规的落实提供了理论指导;10月19日至26日,在华中师范大学举办教育人才国情研修班,面向闻喜教育界30名优秀教师专题讲授新高考评价和新课程改革相关内容,为提高闻喜教师综合素质,提升闻喜教育教学水平,推动闻喜教育事业全面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将发挥国内国外学习工作经历丰富的优势,在永济光电产业体系建设、光电产业招商引资政策制定和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等方面深入探索。同时,充分发挥科研技术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建立起武汉大学、光电科研院所企业与永济市的密切联系,用实干和才智推动永济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真正实现自己有所‘得’、永济有所‘获’、市校合作有‘突破’的良好效果。”在永济经济技术开发区挂职管委会副主任的武汉大学博士、副教授谢国华说。
行远自迩,踔厉奋发;合作共赢,蓄势谋远;运城未来,万里可期。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