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运城>

《寻亲记》三问(上)|问韧劲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11-24

□文/记者 景斌 图/记者 卫行智

农信文化润心田

面对素未谋面、为国捐躯的叔父,杜贵海从1983年找到了2019年。30多年的寻亲路,令他壮士暮年、两鬓斑白。

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寻找有了最好的答案——英烈魂归故里,了却父亲遗愿,家人得以慰藉。

寻亲、寻亲、寻亲,杜贵海的寻亲韧劲打动了无数素昧平生的人。那么,他的这种韧劲是什么?来自哪里?价值几何?

韧劲是什么? 

算盘,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有些陌生了。但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它可是人们的好帮手,并且有许多人因为打的一手好算盘而改变了命运。杜贵海就是其中之一。

15岁初中毕业后,杜贵海就跟着村里粉坊的“老财粮”学会计。

那个年代的会计,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一项技能就是打算盘。

学习3个月后,杜贵海能熟练运用算盘“加减乘除”了。

“那时,我觉得基本都会了,就没啥学的了。”杜贵海回忆说。

“你才学了几个月,‘老财粮’摸了一辈子算盘,都不敢说自己能行!”当他把想法说给父亲的时候,父亲直接斥责他,“学习贵在坚持,没有足够的时间沉淀,哪能精了。”

自此之后,杜贵海精益求精,掌握了更多的算盘技巧,“小九九”“金枪楼”“凤凰单扇翅”……也学到了更多的会计知识。

1972年,他正是凭借着这一技能,进入永济信用社(2015年改制为永济农商银行)。

韧劲是什么?就是将坚持体现在一点一滴。

韧劲哪里来? 

如今,每每夜幕降临,万家灯火亮起,杜贵海时不时就会对灯沉思。

“社会发展好多了,几乎不停电了。”他说,“不像我们年轻时,一停电,晚上就得点上‘罩子灯’。”

他口中的“罩子灯”,现在几乎绝迹了。可他却念念不忘。

刚进入信用社那会儿,杜贵海跟着师傅梁信民。梁信民是“熬相公”出身,干工作细致而有耐心。年纪轻轻的杜贵海就有些坐不住。

师傅看出了他的“小心思”,就安排他隔段时间把“罩子灯”的灯罩擦一擦。

那灯罩两头口小、中间肚大,单纯用手,不好擦到灯罩中间。“擦不到就算了,反正用上一段时间,就又脏了。”起初,杜贵海脑子里闪过这样一丝念头。

几次之后,师傅看出了问题所在。

“如果不擦灯罩中间,时间一长,灯就不亮了。”他手把手地教杜贵海怎么擦,“先哈口气,再把布子放进去,用筷子一遍一遍地搅。”

小事见功夫。经此一事,杜贵海的心不再那么浮躁了,渐渐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干什么工作都认真仔细、迎难而上、百折不挠。

这种习惯的养成,为他编写志书打下了坚实基础。

“他的这本书,比我的命都要紧。”在翻阅杜贵海参与编著的《永济信用合作志》一书时,他的老伴梁淑贤在一旁打趣道。

《永济信用合作志》由山西人民出版社于2003年出版,经常从事文字写作的杜贵海付出了大量心血。

为收集有关资料,他跑遍了永济的大小乡镇,走访了60多位永济信用社退休人员。其间,他不抱怨、能吃苦,从不给组织提要求,只想按时按点、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2003年5月20日,正是出书的紧要关头,梁淑贤突发脑溢血,被连夜送到了医院。当时正值非典疫情,光进出医院都是个问题。

彼时,别人都以为他会放下手头工作,而他根本没有那么想过,在医院照顾妻子的同时,工作一点儿也没耽误。

经过20天的治疗,梁淑贤出院了,但还需要静养。为此,杜贵海把她送到了娘家。这也难怪老伴会嗔怪他了。

很快,书的大样出来了,杜贵海带着样书到太原送审。送审期间,书的封面需要改动。那时的通信设备及互联网技术都不像现在,杜贵海只能电话联系单位同事修改,然后让同事把新样送上开往太原的长途汽车。

可是,由于下雪车晚点了,而且车次也发生了变化,这就导致杜贵海在雪地硬等了3个多小时,“哪儿也不敢去,生怕错过了”。

一部信合志,无数辛酸泪,杜贵海坚持下来了。该书出版后,反响很好,单位奖励了1000元,并通报表扬。

《永济信用合作志》的高质量出版,为杜贵海主编《杜家营村志》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

走得再远,也不能忘了来时路。2015年,杜贵海退休了。应杜家营村村“两委”之邀,他一个人挑起了村志编纂的大梁。

杜家营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村,但是村里留下的相关史料少之又少。为此,杜贵海查阅了《永济县志》《蒲州府志》《永济教育志》等众多文史资料,尝试从中找寻有关杜家营村的点滴记载。

王玉振是盐湖区西张耿村人,他是150多位曾在杜家营村任教的教师之一。仅仅是找寻这些为杜家营村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人,杜贵海就前前后后跑了3个多月。而王玉振所属的“教育”章节,只是《杜家营村志》23个章节中一章。

村史千秋溯源知本,志书一部凝血呕心。煌煌35万字,是杜贵海带着大病初愈的妻子,跋涉数千公里、采访上千人次、耗时三个春秋、数易其稿完成的。

《杜家营村志》采用记、述、录及表、图、照片等形式,真实记录了杜家营村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演变历程、地域特点和人文特色;生动反映了勤劳、朴实、勇敢的杜家营村人在生产、生活方面的顽强精神。

该书付梓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这不是一个人干的事,可老杜却一个人干成了,没有一种精神支撑是不可能完成的。”

其实,从进入永济信用社起,杜贵海就一手算账,一手写作。特别是在写作方面,他笔耕不辍,先后在各级报刊发表论文、调查报告、人物通讯、新闻报道和散文、诗歌、楹联等作品2000余篇,著有《笔耕信合》《田野吹笙》《杜家营村志》等,还参与《永济市志》《永济农村商业银行史》《永济信用合作志》的编纂,著书立说300余万字。

锲而不舍的韧劲已融入杜贵海的血液,自觉地流露在他的字里行间。

而韧劲哪里来?就来自农信文化的培养、滋养和涵养。

韧劲价几何?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杜贵海的女儿杜国红,现在是永济市实验小学一名数学教师,曾获得“运城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工作中,她十分注重实物教学。前些年,为了教孩子们认识人民币的种类,她通过各种渠道找齐样币。

在杜国红看来,父亲做事的那股子韧劲深深影响着她。

杜贵海的儿子杜国强,也感同身受。

那是杜国强刚参加工作不久,他同合作单位工作人员下乡清收不良贷款。同行之人与当地群众发生冲突,杜国强受到牵连挨了打,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这在工作中难免的,决不能因为有了困难就不干了、放弃了。”父亲的话,杜国强至今还记在心里。眼下,他已担任永济农商银行行长。

韧劲的价值不止于此。

“患难见真情。”提起永济农商银行,永济神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朱剑感慨地说。

2016年,神舟公司刚成立时,就与永济农商银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18年,受市场行情影响,该公司经营困难,连正常的贷款结息都有问题。

“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抽贷。”负责这笔业务的永济农商银行公司业务部客户经理郑茹说。分析市场、降低利率、减免服务费……永济农商银行的“组合套餐”,成了神舟公司渡过难关的坚强后盾。

今年以来,该公司的18条生产线满负荷生产,1月至10月的产值达到5300余万元,发展势头强劲。

“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才是我们该做的。”郑茹说,“要知道帮助客户,就是帮助自己。”

遥想2012年,她刚进入永济信用社之际,由于种种原因,个别部门不配合、有些企业不认可,信用社的工作开展得举步维艰。

越是艰险越向前。为了扭转局面,永济信用社成立了公司业务部,招聘了郑茹等一批大学生。

这些充满活力的年轻人经过全面系统的培训,很快进入工作状态,奋力蹚出了一条转型发展新路,让客户感受到了他们拼搏创新的企业文化和高效规范的工作能力。

截至目前,郑茹负责的贷款余额达60276万元,服务着78家企业。

小河有水大河满。

近年来,永济农商银行立足“三农”、扎根小微,各项业务考核在全市农信系统稳居第一方阵。

韧劲价值几何?深度影响着家人、单位、社会……


相关链接:

寻亲记(下)

寻亲记(上)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