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10-25
运城晚报讯(记者 刘凯华)随着洪水缓缓退去,如何帮助受灾农户开展生产自救、将灾害损失降至最低,成为现阶段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近日,河津市农业农村局派出的农技专家服务团走进受灾较为严重的小梁乡,手把手为农户恢复生产、救灾补损支招。
“10月中旬就开始抢收,当时玉米地里还有很多积水,只能人工采收。”小梁乡东湖潮村村民冯泽民说。东湖潮村位于汾河岸边,此次洪灾,该村玉米田不同程度受损。记者采访时,冯泽民正抓紧时间抢收自家的90亩玉米,以腾茬早日种植小麦。
当天,河津市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专家来到东湖潮村指导秋收秋种。由于目前土地水分饱和,冬小麦播种只能延期,关于如何选择小麦品种、如何播种,农技专家给出了具体建议。“今年小麦晚播面积非常大,根据不同地域的洪涝情况及不同农田的排水情况,我们建议农户或采取地膜覆盖方式种植,或种植极晚品种补损。”河津市农业农村局正高级农艺师曹建明说。
除了大田玉米,河津市的设施农业也受到了洪水影响。种植户杨斌有100亩蔬菜大棚,不少大棚被积水倒灌。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杨斌及时进行了抽水排水,有效减少了损失。河津市农业农村局蔬菜站农艺师胡莲英告诉记者,据统计,河津目前共有134个设施大棚受灾,该站农技人员自连续降雨开始以来,便一头扎在救灾前线,为遭受损失的农户提供救灾补损指导。
另外,据河津市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河津有上百户养殖户受灾,该中心已经对受灾死亡的畜禽尸体进行了集中打捞和无害化处理。“防疫、防病是灾后养殖业的重点工作,所有受灾区域的积水退去后,我们都会第一时间进行集中消杀。”该中心主任高武洲表示,将在帮助养殖户尽快重建圈舍的同时,积极储备越冬饲草,为河津畜牧业生产提供保障。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