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7-21
□记者 王捷 实习生 王君
讲座现场 王捷 摄
7月19日晚,受运城市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协会邀请,著名文化学者刘云德教授带来了一场名为《国学与国人》的精彩专题讲座,来自运城各界的文化爱好者近50人参加。
刘云德,1954年出生,闻喜人,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文化理论研究所所长、教授,当代著名文化学者、社会学者,著有《文化论纲》《文化社会学文集》等。他译著的《社会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首度引进的系统性社会学教材,对中国社会学的重建发挥了重要作用。刘云德先生的学术研究具有国际视野,他将东西方学术成果融会贯通,在文化学、社会学、哲学领域造诣颇深。
讲座中,刘云德系统地讲解了国学的发展脉络和内涵外延。他由“国学”的概念国家之学、民族之魂引出,向大家介绍了国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由章太炎最早提出,明确了要保留国学、坚持国学的目的,是一种文化自信。他认为,国学分为“学”和“术”两部分。“学”为学问、思想、体系,由知识分子写作流传,包括先秦经典、诸子百家、历朝文学等;“术”为天工开物、技术,包括百草医学、饮食男女、书法画艺等,是对社会经验的认识,表明国学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属于人民大众。
他向大家讲解了国学起源于神话、传说、信史,发端于文字,此后便有了记事、记人、记情感、记思想的《尚书》《诗经》《周礼》《周易》等记载,并通过对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秦汉统一、宋明理学,以及文学、书法、医学等的解说,阐述了国学的发展和形成过程。
整场讲座,刘云德风趣幽默、深入浅出的语言和博古通今的表达,让在场听众受益匪浅。“刘教授以纵向的视角,告诉我们什么是国学,也让我们更加明白了国学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性,需要我们不断传承和发展。”听众马女士告诉记者。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